国产又色又爽又黄的视频在线,成全高清视频免费观看动漫版,91欧美精品激情在线观看最新

公司新聞
行業報告
陜投新興行業動態信息報告 2024年第1期(總第75期)

行業報告 2024-02-19 18:17:35 418

一、半導體芯片行業

1.碳化硅外延片龍頭企業瀚天天成上市

瀚天天成為寬禁帶半導體(第三代半導體)外延晶片提供商,主要從事碳化硅外延晶片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產品用于制備碳化硅功率器件,被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光伏發電、軌道交通、智能電網及航空航天等領域。

公司是國內首家實現商業化3英寸、4英寸和6英寸碳化硅外延晶片批量供應的生產商,同時也是國內少數獲得汽車質量認證的碳化硅外延生產商之一;已實現國產8英寸碳化硅外延片技術的突破,并已經獲得了客戶的正式訂單。

從營收和凈利潤方面來看,瀚天天成業績增長強勁。2023年1-6月,瀚天天成營業收入約為5.86億元,凈利潤約為0.58億,對比2022年總營收約為4.4億元,凈利潤約為1.43億元的成績來看,瀚天天成僅用半年時間就實現翻番,大幅趕超去年營收成績,而且盈利能力依舊良好。

CASA統計數據顯示,按外銷市場和自供市場全出貨量統計(等效6英寸),瀚天天成2022年全球市場占有率約19%;按外銷市場出貨量統計(等效6英寸),瀚天天成2022年全球市場占有率約38%。

不過,瀚天天成的客戶集中度較高。上述報告期內,瀚天天成前五大客戶主營業務收入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0.31%、74.19%、86.74%和85.21%,其中,來自第一大客戶客戶A的主營業務收入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30.64%、45.17%、56.04%和57.25%。

募資35億元,新增80萬片SiC產能

根據瀚天天成的招股書,該公司擬在科創板上市,計劃募集資金35.03億元,將用于建設3個項目,包括:“6-8英寸SiC外延晶片產業化項目”、技術中心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其中,SiC外延項目投資總額約為35億元,募集資金使用額為27億元。

圖片.png

 

申報稿顯示,截至目前,瀚天天成月產能約為4萬片。報告期內(2020年-2022年),瀚天天成的碳化硅外延片產能分別為2.4萬片、2.63萬片、9.9萬片。2023年上半年,瀚天天成實現產能12.01萬片,產量10.94萬片,對比2022年全年,分別上升21.31%、24.32%,均實現大幅度上漲。

出貨量方面,2023年上半年,該公司的自產自銷量約為49525片,代工數量為52924片。

圖片.png 

2.比亞迪電子158億收購捷普新加坡

12月30日消息,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其控股子公司比亞迪電子(國際)有限公司完成對Jabil Inc.旗下子公司Jabil Circuit (Singapore) Pte. Ltd.(以下簡稱“捷普新加坡”)的收購。

2023年8月28日,比亞迪及其控股子公司比亞迪電子在A股和港股同時公告稱,比亞迪電子與捷普新加坡簽署框架協議,以約158億元人民幣(等值22億美元)現金,收購賣方位于成都、無錫的產品生產制造業務,包括現有客戶的零部件生產制造業務。

比亞迪電子是一家平臺型高端制造企業,業務涵蓋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新能源汽車、智能家居、游戲硬件、無人機、物聯網、機器人、通信設備、醫療健康設備等多元化的市場領域。

捷普電路(新加坡)有限公司為一家于新加坡注冊成立的私人公司,其為Jabil Inc.的附屬公司,Jabil Inc.為一家于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為一家制造解決方案供應商,在30個國家的100個地點擁有超過250000名員工。

Jabil Inc.的主要業務包括電子制造服務(EMS)和消費行業的設計工程、制造及供應鏈服務;以及材料技術服務(塑膠、金屬、自動化及模具)。

比亞迪在公告中表示,本次收購將拓展比亞迪電子客戶與產品邊界,拓寬智能手機零部件業務,大幅改善比亞迪電子客戶與產品結構。同時增加核心器件產品的戰略性布局,助推比亞迪電子產業升級,在提高產品市場占有率的同時,與比亞迪電子現有產品有效協同,提升公司的整體競爭力。

圖片.png 

 

3.半導體掩模版企業龍圖光罩IPO成功過會

1月3日,證監會披露了關于同意深圳市龍圖光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圖光罩”)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的批復,同意龍圖光罩科創板IPO注冊申請。

招股書顯示,龍圖光罩主營業務為半導體掩模版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國內稀缺的獨立第三方半導體掩模版廠商。公司緊跟國內特色工藝半導體發展路線,不斷進行技術攻關和產品迭代,半導體掩模版對應下游半導體產品的工藝節點從1μm逐步提升至130nm,產品廣泛應用于功率半導體、MEMS傳感器、IC封裝、模擬IC等特色工藝半導體領域,終端應用涵蓋新能源、光伏發電、汽車電子、工業控制、無線通信、物聯網、消費電子等場景。

目前,龍圖光罩已掌握130nm及以上節點半導體掩模版制作的關鍵技術,形成涵蓋CAM、光刻、檢測全流程的核心技術體系。在功率半導體掩模版領域,公司工藝節點已覆蓋全球功率半導體主流制程的需求。

經過多年發展,龍圖光罩已與眾多知名客戶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并形成了優質的客戶結構,如:中芯集成、士蘭微、積塔半導體、華虹半導體、新唐科技、比亞迪半導體、立昂微、燕東微、粵芯半導體、長飛先進、揚杰科技、英集芯、芯朋微、斯達半導體、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客戶不僅涵蓋芯片制造廠商、MEMS傳感器廠商、先進封裝廠商、芯片設計公司,還包括進行基礎技術研究的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

財務數據方面,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1-6月,龍圖光罩分別實現營業收入0.53億元、1.14億元、1.62億元、1.03億元,其中2020年—2022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75.09%;同期實現凈利潤分別為1447.87萬元、4116.42萬元、6448.21萬元、4019.61萬元,整體也呈現快速增長態勢。

龍圖光罩稱,公司以特色工藝半導體市場為切入點,緊扣國內半導體廠商的發展需求,不斷提升掩模版工藝技術水平和客制化服務能力,逐步進入國內多個大型特色工藝晶圓廠供應商名錄,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半導體掩模版產業的國產化。

龍圖光罩預計2023年營業收入2.1億元—2.3億元,同比增長30.00%—42.38%;預計2023年凈利潤8200萬元—8500萬元,同比增長27.17%—31.82%。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招股書顯示,龍圖光罩主要原材料和光刻機采購依賴于境外且集中度較高。公司的主要原材料為石英基板、蘇打基板和光學膜等。石英基板和光學膜技術難度較大,供應商主要集中于日本、中國臺灣等地,公司的原材料存在一定的進口依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1-6月,公司向前五大供應商采購原材料的金額占原材料總采購金額占比分別為82.73%、84.62%、88.08%和85.50%。公司主要生產設備,如光刻機主要向境外供應商采購。

對于此次IPO,龍圖光罩擬公開發行不超過3,337.50萬股人民幣普通股(A股),預計使用6.632億元募集資金,主要用于高端半導體芯片掩模版制造基地項目、高端半導體芯片掩模版研發中心項目、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其中,高端半導體芯片掩模版制造基地項目是通過對龍圖光罩現有核心產品的技術升級,實施更高制程(130nm-65nm節點)半導體掩模版的開發及產業化,以創新型、高性能、高品質產品滿足更高端的市場要求,加速實現130nm工藝節點以下半導體掩模版的國產替代進程,同時提升公司的競爭力與盈利能力。

龍圖光罩表示,未來公司將跟隨國家半導體行業發展戰略,圍繞高端半導體芯片掩模版領域,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和資金投入,逐步實現90nm、65nm以及更高節點的高端制程半導體掩模版的量產與國產化配套,形成“深耕特色工藝,突破高端制程”的發展戰略和思路。

未來三至五年,龍圖光罩將利用現有的優勢和產品競爭力,擴大國內特色工藝半導體市場掩模版的市場占有率,同時大力推進高端半導體芯片掩模版項目建設,實現高端半導體掩模版技術突破,不斷提升制程節點。

4. 北方華創首臺12英寸HDPCVD設備進入客戶生產線

近日,由國產半導體設備龍頭廠商——北方華創自主研發的12英寸高密度等離子體化學氣相沉積(HDPCVD)設備Orion Proxima正式進入客戶端驗證。這標志著北方華創在絕緣介質填充工藝技術上實現了新的突破,也為北方華創進軍12英寸介質薄膜設備領域,打開百億級市場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集成電路領域高速發展,對芯片制造工藝提出了更具挑戰的要求,其中就包括如何用絕緣介質在各個薄膜層之間進行均勻無孔的填充,以提供充分有效的隔離保護。為了滿足以上需求,HDPCVD設備已經成為介質薄膜沉積工藝的重要設備。

Orion Proxima作為北方華創推出的國產自研高密度等離子體化學氣相沉積設備,主要應用于12英寸集成電路芯片的淺溝槽絕緣介質填充工藝。此款設備通過沉積-刻蝕-沉積的工藝方式可以有效完成對高深寬比溝槽間隔的絕緣介質填充,借助北方華創在刻蝕技術上的積累,發揮其高沉積速率、優異的填孔能力和低溫下進行反應得到高致密的介質薄膜的優勢,獲得多家業內客戶關注。

圖片.png 

正如北方華創一直秉承“以客戶為中心”的企業核心價值觀,華創人始終以務實的精神堅持“急客戶之所急、想客戶之所想”作為技術創新永續驅動力。現階段,Orion Proxima技術性能在迭代升級中已達業界先進水平:通過靈活可控的軟件系統調度優化與自主研發特有傳輸平臺的結合,助力客戶實現產能的大幅提升,取得雙贏;通過提供不同的硬件配置方案,滿足了包括填孔能力、膜層質量、顆粒控制等工藝需求的同時,更實現了對邏輯、存儲及其他特色工藝領域客戶的全覆蓋。

在創新中突破、在專業中精進,Orion Proxima HDPCVD通過優化機臺結構,縮小了整機占地面積,節省了客戶空間運營成本;通過優化排氣管路設計,提高了清洗效率;通過優化開蓋方式,縮減了人力維護開支,提高了設備生產效率。

北方華創表示,公司正基于20余年沉積工藝技術的深厚積累,全面布局多類薄膜產品,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全面的薄膜產品解決方案。在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與中國在5G、人工智能、消費電子、汽車電子等高科技領域的高速發展推動下,作為中國自主研發集成電路高端制造裝備的先行者,北方華創愿以客戶的需求和增長作為奮進動力,以社會的信任和認可作為創新土壤,持續自主創新、為中國半導體產業的進步創造無限可能

 

5.ASML六成2納米光刻機產能將優先交付英特爾

ASML今年量產的10臺2納米光刻機將有6臺優先交付給Intel,這意味著臺積電和三星將只能爭奪剩下的4臺,并且這4臺光刻機的量產時間也較晚,將導致它們在2納米工藝研發方面落后于Intel。

自從2014年量產14納米之后,Intel的創新步伐就開始放緩,10納米工藝延遲了3年時間,7納米工藝也延遲了2年時間,而臺積電、三星則保持了1-2年量產一代先進工藝,到如今臺積電和三星已量產了3納米工藝,Intel的最先進工藝則停留在7納米。

先進工藝發展到3納米已面臨新的瓶頸,三星激進采用GAA技術導致芯片工藝良率低至兩成以下,臺積電保守一些采用了原來的FinFET技術,但是良率也只有55%左右,但是卻導致生產的A17處理器性能僅提升一成還存在功耗過高的問題。

導致3納米工藝存在弊病,一方面在于先進工藝逐漸接近1納米的極限,另一方面則是現有的第一代EUV光刻機并不適合生產3納米工藝,如此情況下,Intel、臺積電和三星都開始爭奪ASML第二代EUV光刻機,也就是2納米光刻機。

ASML雖然是全球最大的光刻機制造企業,并且也是唯一可以生產EUV光刻機的企業,不過EUV光刻技術卻是來自美國,當初美國成立EUV聯盟研發成功EUV光刻技術,繞開了日本的光刻機企業,而將該項技術交給ASML,由此ASML徹底奠定光刻機老大的地位。

如此情況下,ASML就必須聽從美國的要求,而如今ASML即將量產2納米光刻機,卻將其中的六成優先交給Intel,中間有沒有美國的影響不言自明,這也說明了美國還是更相信自己的本土企業,對三星和臺積電不放心。

對比之下,此前三星和臺積電可以說是對美國掏心掏肺,美國要求上交機密數據,他們交了;美國要求他們赴美設廠,他們也做了,然而他們言聽計從的結果卻是后來美國屢屢違背承諾。

美國承諾只要臺積電和三星赴美設廠,那么就給予豐厚的芯片補貼,然而在臺積電和三星正式赴美設廠后,美國卻分別只給予10%、13%的芯片補貼,隨后提出的芯片細則又要求它們共享芯片技術并分享利潤,核心技術可是企業的命根子,如此也就是變相要求臺積電和三星舍棄這部分有限的芯片補貼。

到如今美國在2納米光刻機上作梗,而Intel則優先得到最多的2納米光刻機,一切都顯示出美國的心思就是扶持Intel再度取得芯片制造技術領先優勢,只有作為美國本土企業的Intel才能讓美國放心,這是有先例的,當年通用電氣和阿爾斯通在電氣市場競爭失敗,阿爾斯通隨即發生了諸多事情,最終阿爾斯通不得不低價將電氣業務賣給通用。

 

 

 

 

二、激光器行業

1.我國全球首顆主動激光二氧化碳探測衛星完成在軌測試

近日,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會同國家航天局對地觀測與數據中心在北京組織召開了大氣環境監測衛星工程在軌測試總結評審會。會議聽取了《大氣環境監測衛星工程在軌測試總結報告》,經與會專家討論,一致認為:衛星在軌狀態良好,各分系統功能正常,星地一體化指標達到了工程研制的要求。衛星具備應用于行業核心業務的能力,可以投入使用。

該大氣環境監測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又稱“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抓總研制并發射,是全球首顆主動激光二氧化碳探測衛星。衛星利用主動激光、高光譜、多光譜、高精度偏振等多種手段綜合觀測,實現了對大氣細顆粒物、污染氣體、溫室氣體、云和氣溶膠以及陸表、水體等環境要素大范圍、連續、動態、全天時的綜合監測,為我國實現大氣污染精準防治、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遙感數據支撐,推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助力低碳美麗中國建設。

“相當于五個乘客拼了個太空專車,他們手持各種測量儀器,對大氣細顆粒物、溫室氣體、氣態污染物、云和氣溶膠等大氣環境以及水環境等生態環境要素進行連續、動態的綜合監測。”此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控制所衛星姿軌控分系統副總設計師張艷召說。

2022年4月16日衛星成功發射以來,衛星研制團隊會同用戶單位,扎實推進衛星在軌應用,首次實現了主動激光二氧化碳全球、全天時、高精度探測,生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球二氧化碳主動激光監測遙感數據產品,填補了極區二氧化碳監測的空白。同時,團隊積極跟蹤環境熱點,在重污染天氣應對、國家重大活動保障、突發事件監測等多方面發揮著大氣環境遙感監測的重要作用。此次會議標志著大氣環境監測衛星在軌測試圓滿完成,為衛星在軌交付及投入業務使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激光測量企業萊賽激光正式登陸北交所

12月28日,萊賽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萊賽激光”)正式登陸北交所。截至9:30,萊賽激光漲225.41%,報23.69元每股,總市值18.16億元。

據悉,萊賽激光成立于2000年11月9日,自成立以來始終專注于激光測量和智能定位儀器設備的研發、設計、生產及銷售。經過二十多年的深耕,萊賽激光產品線已由最初的激光水平尺、激光測距儀、激光標線儀、激光掃平儀逐步擴展至激光探測器、工程機械控制器、激光全站儀、激光超站儀、數字激光探測器、智能激光攤鋪機、智能激光平地機等自動化、數字化水平更高的產品。萊賽激光研制的多類產品為國內首代自主創新產品,成功實現了我國在激光測量和定位儀器領域的突破。

在營收方面,2020年-2023年6月30日,萊賽激光實現營業收入2.04億元、2.65億元、2.52億元和1.29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2836.69萬元、3254.16萬元、3370.22萬元和1598.57萬元,業績保持穩定增長。

萊賽激光的主要產品可分為建筑激光定位、工程激光智能定位、激光測量與傳感產品三大系列,主要產品為激光標線儀、激光掃平儀、激光探測器等,并分別設置整機產線,報告期內三者合計收入占比超80%。其中,建筑激光定位業務占比在60%以上,2023年上半年占比達74.30%。

在技術創新方面,萊賽激光自主研發的新型正反向安平智能傳感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填補國內研究空白;創新研發的三個激光軸線同步正交的自動控制方法實現了最小激光垂直面離墻距離(4mm),屬于行業領先水平;公司獨創的激光基準面繞機身外交點旋轉技術、垂線窗框可旋轉結構,實現了激光標線儀的多功能場景應用與無盲區測量。

經過多年發展,公司被認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江蘇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建筑激光定位、工程激光智能定位、激光測量與傳感等多個系列產品,能夠提供施工現場的實時測量數據(如高精度的水平度、垂直度、坡面度、距離、角度等),廣泛應用于建筑裝飾測量、工程道路施工、精準農業、管道礦道施工、工業設備安裝、遠距離避障和遠程目標定位等領域。

目前,萊賽激光的產品銷往全球多個國家及地區,包括歐洲、美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以及東南亞等,同時實現國內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和大部分市級銷售網絡的覆蓋。

3.行業首次,禾賽科技激光雷達月交付量首突破5萬臺

近日,禾賽科技宣布2023年12月的激光雷達交付量成功突破5萬大關,成為車載激光雷達行業首個單月交付量突破5萬臺的公司。

近日,禾賽科技宣布2023年12月的激光雷達交付量成功突破5萬大關,成為車載激光雷達行業首個單月交付量突破5萬臺的公司。自2022年開啟前裝量產交付以來,已有超過10萬臺激光雷達在用戶的車上經過了超過一年的實際使用場景考驗。

  激光雷達作為智能駕駛傳感器硬件的新興代表,于2022年正式開啟大規模量產,2023年經歷了產能迅速爬坡的過程。隨著智能駕駛技術的快速發展,汽車廠商紛紛布局高階智駕功能,前裝市場對激光雷達的需求也在節節攀升。禾賽憑借自有工廠穩定可靠的交付能力,保證所有訂單100%準時交付,產品質量和交付能力獲得理想、高合、路特斯、零跑、極石的認可。

  此前在11月3日,禾賽科技宣布與零跑汽車達成前裝項目定點合作。零跑汽車的全新量產乘用車型將搭載禾賽超高清遠距激光雷達AT128,該雷達是一款面向前裝量產市場推出的ADAS遠距主激光雷達。

  禾賽科技是一家全球化的激光雷達研發與制造企業。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支持高級輔助駕駛系統(ADAS)的乘用車和商用車,以及自動駕駛汽車。禾賽的激光雷達技術也致力于應用在各類機器人上,例如無人配送車和封閉區域內的物流機器人等。禾賽在光學、機械、電子、軟件等激光雷達核心領域有著卓越的研發能力和深厚的技術積累,其激光雷達產品已成功經過市場驗證。

三、新能源行業

1.寧德時代、比亞迪穩居全球電池裝車量前二

2023年1-11月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TOP10排名發布,全球動力電池裝車總量為624.4GWh,同比增長41.8%。

TOP2皆為中國企業。寧德時代裝車量達233.4GWh,全球市占率37.4%,較2022年同期擴大1.7個百分點,繼續穩居榜首;比亞迪裝車量則接近100GWh,為98.3GWh,市場市占率15.7%,較2022年同期增長了1.8個百分點,穩居全球第二。

圖片.png 

比亞迪曾于1月1日公布其2023年12月產銷快報。該公告顯示,比亞迪2023年12月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34.1043萬輛,2023年全年則實現銷量302.4417萬輛,同比增長62.30%。

超過300萬輛的年度新能源汽車總銷量,意味著比亞迪一次性獲得了四個銷量冠軍:中國汽車市場品牌銷量冠軍、中國汽車市場車企銷量冠軍、中國汽車市場集團銷量冠軍,和世界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冠軍,一舉成為行業“四冠王”。

該公告還提及,比亞迪2023年12月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裝機總量約為17.746GWh,2023年累計裝機總量約為150.909GWh。

至此可預計,比亞迪2023年全年動力電池裝車量或達到110GWh,將實現2023年年度動力電池裝車量全球第二的目標;儲能電池出貨量或達到40GWh。

2.截止2023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超過2000萬輛

  新華社北京1月11日電公安部11日發布最新統計,截至2023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2041萬輛,全年新注冊登記743萬輛;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4.35億輛,其中汽車3.36億輛;機動車駕駛人達5.23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4.86億人。

  截至2023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2041萬輛,占汽車總量的6.07%;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1552萬輛,占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76.04%。2023年新注冊登記新能源汽車743萬輛,占新注冊登記汽車數量的30.25%,與2022年相比增加207萬輛,增長38.76%,從2019年的120萬輛到2023年的743萬輛,呈高速增長態勢。

  2023年全國新注冊登記機動車3480萬輛,比2022年增加1.6萬輛,增長0.05%。其中,新注冊登記汽車2456萬輛,比2022年增加133萬輛,增長5.73%,自2014年以來已連續10年新注冊登記量超過2000萬輛。

  截至2023年底,全國機動車駕駛人數量達5.23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4.86億人,占駕駛人總數92.92%。2023年,全國新領證駕駛人2429萬人。140萬人取得“輕型牽引掛車”準駕車型(C6)駕駛證,促進房車旅游新業態發展。

  全國有94個城市汽車保有量超過百萬輛,與2022年相比增加10個城市,其中43個城市超200萬輛,25個城市超300萬輛,成都、北京、重慶、上海、蘇州等5個城市超過500萬輛。

  2023年,全國公安交管部門共辦理機動車轉讓登記業務3415萬筆。其中,汽車轉讓登記業務3187萬筆,占93.32%。公安部會同商務部等部門推出便利異地交易登記等系列改革措施,更好促進二手車流通。自2020年以來,全國二手汽車交易登記量已連續4年超過汽車新車上牌量。

  各地公安交管部門積極推行補換領牌證等交管業務“足不出戶”網上辦,2023年全國網上辦理補換領駕駛證行駛證、發放臨時號牌等業務1.17億次,與2022年相比增加2061萬次,增長21.44%。自2021年公安部全面推行機動車駕駛證電子化以來,已有2.29億駕駛人通過“交管12123”APP申領電子駕駛證。

3.陜西省首支新能源汽車產業投資基金落地灃西

1月10日,“2024全球創投大會”在西安開幕,會上,由灃西基金聯合西安財金、諾延資本共同發起設立的陜西新能源汽車產業投資基金正式簽約并落地灃西新城。

圖片.png 

陜西新能源汽車產業投資基金是全省首支新能源汽車產業投資基金,也是西安財金九支簽約子基金之一,主要投向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以及智能網聯汽車相關產業領域,規模達5億元。

該基金將立足灃西新城,高效利用西安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優勢,充分聯動省外新能源汽車產業資源,積極引入更多成熟的汽車零部件、汽車電子等新能源汽車以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項目,著力提升區域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現代化水平,構建更加完善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為西安市乃至陜西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貢獻力量。

灃西新城圍繞秦創原和“雙中心”建設,推動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的創新鏈與優勢產業鏈充分融合,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目前,灃西新城陸續設立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科創種子基金、中金財投灃西節能環保“雙碳”基金、陜西秦創原財金兩鏈融合投資基金等多支種子、天使、產業、并購基金,管理規模達46億元,形成了多元基金矩陣,成功投資孵化了思摩威、天焱能源、銳磁電子、賽瑞博醫療、中航創世康復機器人、熱翼智能等一批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涵蓋電子信息、人工智能、新材料、氫能、高端機床、生物醫藥等新興科技領域。

4.上市公司三方聚力擬投35.7億元跨界儲能

近日,蘇鹽井神(603299.SH)公告稱,擬與兩大企業共同投資成立合資公司,合作建設壓縮空氣儲能項目,項目計劃總投資達35.7億元。

三方聚力,35.7億元跨界儲能

1月5日,蘇鹽井神發布公告稱,公司擬與江蘇省國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信集團)、淮安市產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淮安產投”)共同投資成立合資公司,充分利用各自資源和優勢,合作建設壓縮空氣儲能項目。

項目計劃建設2套250MW壓縮空氣儲能機組設備,總儲能容量為2250MWh,計劃總投資約35.7億元。

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為12.5億元,其中,國信集團出資7.5億元,占注冊資本的60%;蘇鹽井神出資4.25億元,占注冊資本的34%;淮安產投出資7,500萬元,占注冊資本的6%。

蘇鹽井神在二級市場上呈上漲趨勢。截至1月9日收盤,該公司收8.54元,漲幅1.18%,目前總市值66.79億元。

蘇鹽井神2001年4月成立,2015年12月在上交所成功上市,是蘇鹽集團控股子公司(江蘇省國有獨資企業)。公司擁有張興鹽礦、下關鹽礦、蔣南鹽礦、石塘鹽礦等8個礦區采礦權,共計保有資源儲量礦石量121.40億噸,年產品總產量超800萬噸,主要有食用鹽、工業鹽、純堿、元明粉、氯化鈣等。

2021-2022年,公司實現營收分別為47.61億元、59.69億元,分別同比增加20.93%、25.37%;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34億元、8.04億元,分別同比增加125.34%、140.47%。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2.84億元,同比減少6.37%;實現歸母凈利潤和扣非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39億元和1.24億元,分別同比減少21.45%和24.99%。

對此,蘇鹽井神表示,受到主要產品鹽、純堿、氯化鈣等銷售價格同比下降的影響,第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34%。

業績下滑,恰逢儲能行業蓬勃發展,蘇鹽井神擬利用公司長期制鹽生產積攢的鹽穴資源,跨界壓縮空氣儲能。壓縮空氣儲能是基于燃氣輪機技術衍生出來的一種新型儲能技術,是目前唯一能與抽水蓄能相媲美的大規模長時物理儲能技術。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全國新型儲能裝機中,壓縮空氣儲能占比2%,僅次于鋰離子電池儲能。

跨界儲能的鹽業巨頭們

除了蘇鹽井神,中國鹽業、雪天鹽業、江鹽集團、蘇鹽集團等鹽業巨頭,也都有利用長期制鹽生產積攢的鹽穴資源跨界壓縮空氣儲能的布局。

中國鹽業的鹽穴綜合利用業務走在行業前沿,建成了國內最早的鹽穴儲氣庫群。

2022年5月26日,利用中國鹽業地下鹽礦采鹽形成的廢棄空穴作為儲氣空間建成的世界首個非補燃壓縮空氣儲能電站——江蘇金壇鹽穴壓縮空氣儲能電站正式并網投產。

2022年11月23日,中國鹽業還與中國華能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開發了榆林鹽穴壓縮空氣儲能項目。

雪天鹽業在壓縮空氣儲能和鈉電儲能兩個領域都有布局。2022年11月,雪天鹽業牽手中國電力、清華大學成立合資公司——中雁清鹽儲能,用于打造湖南省第一個壓縮空氣儲能創新示范項目。此外,雪天鹽業曾向湖南美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美特公司”)增資約1.14億元,持股20%,通過純堿—電池級純堿—鈉電池正極材料產業鏈的延伸,切入鈉電儲能行業。

江鹽集團與我國壓縮空氣儲能領域的開拓者和引領者——中儲國能聯手,進軍壓縮空氣儲能。

2023年2月21日,江鹽集團與中儲國能在南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百兆瓦級鹽穴先進壓縮空氣儲能項目快速落地。

蘇鹽集團在壓縮空氣儲能領域的布局時間已經一年有余。2022年1月10日,蘇鹽集團與淮安市委組織部、淮安區人民政府在淮安市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共同建設鹽穴壓氣儲能發電項目。

2023年2月21日,江鹽集團與中儲國能在南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打造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推動百兆瓦級鹽穴先進壓縮空氣儲能項目快速落地。

四、復合材料行業

1.光威復材與科泰克設立合資公司,深化拓展氫氣瓶領域

威海光威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威復材”)近日發布公告稱,公司已與北京科泰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洛陽譽華融投聯動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威海港發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共同簽署了《科泰克(山東)特種裝備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協議》,擬共同出資設立科泰克(山東)特種裝備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14000萬元人民幣,其中公司認繳出資人民幣2800萬元,持有合資公司20%的股權。

1)北京科泰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背景

北京科泰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是專業從事復合氣瓶、壓力系統及周邊產品研發和生產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公司長期從事鋁合金內膽、呼吸氣瓶、車用復合氣瓶、高壓及超高壓容器的設計、生產和銷售。產品具有安全可靠、無泄漏、質輕高強等特點,體現了當今氣瓶的國際水平。

公司具有國家質檢總局頒發的B3級壓力容器制造許可證、IATF16949認證和GB/T9001認證,是國家發改委“車用壓縮氫氣復合氣瓶產業化示范項目”單位,也是全國氣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成員單位,先后主持和參與了多個國家863計劃和科技攻關項目,具有完整的產品開發、設計生產、工藝研究、系統測試等能力,復合氣瓶設計和制造的技術水平處于行業領先地位,目前已經成為國內高壓氫氣瓶和車用供氫系統的主要供應商之一。

2)從碳纖維專業化進一步一體化、全產業鏈發展

光威復材業務涵蓋碳纖維、經編織物和機織物、系列化的樹脂體系、各種預浸料、復合材料構制件和產品的設計開發、裝備設計制造、檢測(CNAS/DIlAC認證國家和國防實驗室)等上下游,依托在碳纖維領域的全產業鏈布局,成為復合材料業務的系統方案提供商。

鑒于在碳中和碳達峰的頂層設計要求,國內氫能源領域對儲氫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碳纖維領域,中復神鷹與一家全球汽車技術供應商佛吉亞在儲氫容器方面達成戰略合作。因此一直有投資者咨詢光威復材對儲氫罐市場如何定位?目前公司儲氫罐產品銷量如何?還處于試驗用量階段?

當時光威復材的答復,壓力容器領域是公司T700S/800S級纖維誕生之時就致力于開發的主要目標市場,經過嚴謹的驗證過程,與國內多家重要的氫氣瓶廠家陸續形成業務合作,公司目前在氫罐領域的業務主要是為儲氫罐提供核心材料碳纖維,還不涉及儲氫罐的生產業務。

隨著此次參設合資公司,將進一步發揮光威在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業務領域的技術、資源、產業配套優勢,深化公司在氣瓶領域的業務拓展,提升公司的市場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也標志這公司未來一體化布局的開端。

2.國投創業投資復合材料制品企業海威科技,加快布局高性能復合材料

國投創業日前宣布投資咸寧海威復合材料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威科技”),加快國產高性能復合材料投資布局,助力艦船和海洋工程用材料自主研發生產。

海威科技經過多年的發展積累了豐富的樹脂基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技術經驗,在結構功能一體化綜合設計技術、大型復合材料一體化成型技術、高性能先進纖維復合材料智能制造技術等方面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公司研發實力雄厚,陸續設立海威研究院、湖北省企業技術中心、湖北省高性能纖維增強復合材料企校聯合創新中心、復合材料聯合研究中心等科研平臺。

公司參與起草兩項國家標準,授權專利60余項,獲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湖北省“隱形冠軍科技小巨人”企業,并先后獲得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國防技術發明獎、湖北省科技進步獎、湖北省重大科學技術成果獎等榮譽稱號。

圖片.png 

▲海威科技產品應用

海威科技復合材料產品廣泛應用于船舶與海洋工程等高端制造領域,并可為客戶提供系統解決方案。通過技術成果轉化驅動業務開拓,公司產品已形成船舶與海洋工程復合材料為主,汽車復合材料、智能裝備復合材料和基礎材料產品為輔的業務新布局。特別在汽車復合材料業務方面,2023年公司組建了100余人的產品團隊,建設了汽車復合材料產品生產線,中標高端碳纖維復合材料項目并成功量產,實現了業務從無到有的新發展。

國投創業認為海威科技作為復合材料研制生產公司,為多種艦船和海洋裝備提供輕質、結構功能一體化的復合材料,是我國艦船和海洋工程自主創新且具有戰略性意義的產品。近年來,公司汽車復合材料研發生產取得重大突破,未來有望在高端材料制品領域拓展更大市場,建設成為國內一流的復合材料制品生產企業。

3.吉林碳谷:控股東由吉林化纖代管,但實控人未發生變化

近期,吉林碳谷碳纖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林碳谷”)發布了關于吉林市國資委授權吉林化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代行吉林市國興新材料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管理職能的公告,根據公告內容顯示,吉林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吉林市國資委”)決定自2024年1月1日起,將吉林碳谷控股股東吉林市國興新材料產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興新材料”)委托吉林化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吉林化纖集團)經營管理。吉林化纖集團實際控制人為吉林市國資委,本事項不會導致吉林碳谷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變化,公司實際控制人仍為吉林市國資委,控股股東仍為國興新材料。

圖片.png 

圖片.png 

4.碳纖維巨頭吉林化纖再次通知漲價

吉林化纖通知客戶,旗下各牌號的12K碳纖維自1月5日起,每噸價格上調3000元。無獨偶有,吉林化纖在2023年11月已經通知了一次漲價。對12K、25K、35K和50K的價格均進行了上調,其中上漲幅度最大的正好就是12K,每噸上調了4000元。

按業內人士分析,當時吉林化纖碳纖維產品價格上調主要受原材料丙烯腈漲價因素影響。據悉,丙烯腈價格從2023年8月的8000元/噸,上漲到了10000元/噸,漲幅高達25%。

另外,前期碳纖維價格已觸底,價格或將逐步進入下一變化周期。再有就是,國際碳纖維價格,特別是航空用碳纖維價格漲幅明顯,約為50%。受國際碳纖維價格影響,國內碳纖維產品價格或將做出相應調整。

 

 

 

五、衛星通信行業

1.SpaceX首次使用星鏈衛星發送短信,計劃今年推出直連手機服務

2024年1月3日,SpaceX執行了其2024年的第一次航天發射,本次發射了第131批21顆星鏈V2 mini衛星,總數已達5671顆。

圖片.png 

最特別的,本次發的星鏈衛星中,有6顆支持直連手機,這也是SpaceX的首批直連手機衛星,預計未來半年內總共要發射大約840顆,之后還會繼續增加。SpaceX表示,這些衛星可以“使全球的移動網絡運營商在陸地、湖泊或沿海提供無縫的短信、電話和上網服務”。

SpaceX1月10日宣布,利用美國T-Mobile的網絡,該公司成功地通過星鏈(Starlink)衛星發送了短信,計劃未來一年內將其手機直連衛星服務推向市場。

除了美國的T-Mobile外,其他幾個國家的運營商也已簽約使用這些直接對接蜂窩網絡的衛星。SpaceX提到的其他運營商包括加拿大的Rogers、日本的 KDDI、澳大利亞的Optus、新西蘭的One NZ、瑞士的Salt以及智利和秘魯的Entel。

盡管SpaceX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表示這些starlink衛星將“允許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進行手機連接”,但他也描述了一個重要的帶寬限制。馬斯克寫道:“注意,這只支持每個波束約7Mb的數據傳輸,而且波束非常大,所以雖然這對于沒有蜂窩網絡連接的地區來說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但它與現有的陸地蜂窩網絡相比并沒有顯著的競爭力。”

SpaceX計劃在2024年底開放衛星手機直連服務,但需要發射足夠的衛星。到目前為止,該公司已將星鏈互聯網服務發展為一個由5000多顆在軌衛星組成的網絡,在全球擁有230多萬用戶。幾家智能手機制造商、服務提供商和衛星公司已經合作推出D2D通信服務。例如,蘋果(186.19,1.05,0.57%)正在斥巨資提供“衛星緊急SOS”服務,通過與衛星運營商Globalstar合作,該服務已在iPhone 14機型上推出去年年底

2.深度解析衛星互聯網行業星上投資機會

1)國內外發展現狀

近期,華為發布的Mate 60系列手機是采用高軌衛星“天通一號”進行衛星電話通信,而國外方面,Space X則選擇直接布局低軌衛星,提出2025年手機可通過星鏈衛星直接上網,且不需要手機硬件進行升級。目前,國內外廠商均沒有實現衛星上網,對于國內手機廠商來說,若想實現此功能同樣需要放棄高軌衛星而采用低軌衛星連接的方式,或許目前的衛星通話手機只是一個過渡產品。

當然,華為Mate 60系列手機作為全球首款接入衛星通話功能的手機,為6G的更快到來按下了加速鍵,意義重大!對比華為和Space X的手機-衛星連接方式來看,主要體現在所需衛星類型、手機端硬件升級必要性和運營方式三方面區別上:

1、所需衛星類型不同,模式實現的時間節點不同。華為模式所需的高軌衛星已經在軌,目前可實現商用,而國內民用的低軌衛星目前正在招標中,明年才會批量上星,預計2025年可完成第一批低軌衛星的發射。

國外方面,按照Space X公布的時間節點,2025年手機可連接星鏈衛星進行上網,因此,預計中美兩國低軌民用衛星的發射進度不會相差太多,兩國手機終端都需要等到2025年左右才能完成衛星互聯網的大面積接入。

2、華為模式必須植入衛星通信芯片。高軌衛星需要地面終端站接收衛星數據再傳遞給手機,以前終端與手機分離,現在華為通過添加特殊芯片以在手機端形成終端;Space X模式使用的低軌衛星距地近,疊加相比傳統通訊衛星而言增強了衛星輸出信號的強度,手機端不再需要增加硬件。

3、Space X模式需要與地面運營商合作以獲得頻段,華為不用。Space X需要與各國地面運營商協商,從現有的通信頻段中劃出一段給衛星用,這也是不需要換手機的一個重要原因,而華為模式的頻譜采用MSS(星移動通信業務),是與衛星運營商合作開發的,與目前地面運營商的頻譜不共用。

因此,華為模式的一大優勢是,不需與各國地面運營商進行溝通,只要該區域被批準衛星覆蓋即可進行通信(目前天通一號僅可覆蓋國內大部分地區)。

圖片.png 

綜合來看,迫于衛星資源的匱乏,短期內中國手機廠商大概率繼續采用華為模式進行手機-高軌衛星連接,等第一期民用低軌衛星的發射告一段落,為了消滅網絡盲區和進行全方位場景探測,未來手機-低軌衛星連接將成為主流。

我國地面通信基礎設施極為完善,可覆蓋99%的人群,但僅可覆蓋三成的國土,即仍有大量深山、沙漠和戈壁無人區沒有地面網絡信號,手機接入衛星通話可有效解決特殊環境的通信問題。不過衛星的民用范疇遠不局限于此,未來衛星將攜手6G概念深度走進生活,隨時隨地享受高速、穩定的網絡體驗,相關產業鏈或正處于爆發前夕。

2) 低軌衛星發射在即催生整星市場需求

國內的衛星發射進程可參考 GW星座和G60星鏈,是中國比較有代表性的低軌衛星系統。從進度上來看,兩項計劃目前都在國際電聯申報頻率。

2024、2025年將是我國低軌衛星的發射高峰期。其中,G60的一代計劃是發射1296顆星,將采用較為成熟的技術,整體成本和重量也相對較小;民營企業銀河航天也申報了1800多顆衛星的資料,可支持手機直連業務。

另外,從公開信息來看,GW星座大概申請1.3萬顆低軌衛星,每顆星的使用壽命預計在7年左右,因此,除了要完成星鏈組網所需的1.3萬顆衛星以外,每年大概還需要換代2000顆左右,再次增加了整星市場的規模。

從低軌衛星的軌道容量上看,可容納的衛星數量有限,未來有可能只出現兩張覆蓋全球的低軌衛星星座:馬斯克星鏈和中國官方主導的星鏈計劃。因此,衛星發射近在咫尺且戰略意義重大,整星企業迎來高速發展階段。

競爭格局上,中國在衛星整星領域的企業主要分兩類,一類是傳統的軍工院所,如中國衛星、中科院的長光衛星這些國有企業;另外在民用航天以及民營企業方面有銀河航天、哈工大衛星、時空道宇等。

3) 星上最高價值量-相控陣天線

單顆低軌通訊衛星的價值預計在未來一定程度放量后達到3000萬元左右。所需部件中,價值量最高的是S、C頻段的相控陣,通過簡單測算,一個5平方米左右的S、C相控陣大概需要500萬元。

為了提高衛星的信號覆蓋面積和強度,相控陣部件的核心硬件相控陣天線是最大的增量市場。而對于傳統的拋物面天線來說,低軌衛星商用以后,由于衛星移動速度非常快,傳統的拋物面天線將不再適用。因此,天線既是最大的增量市場,也是最大的替代市場,價值量較高。

未來衛星天線的市場規模非常巨大,僅以每年更新換代2000顆衛星計算,KA、KU頻段天線的市場規模為每年幾十億到百億元人民幣,加上SC相控陣天線,總市場規模可達數千億元。

目前有公開信息和上星經驗的相控陣企業不多,其中,相控陣雷達方面研發較深的企業更易上馬相控陣天線業務,相關企業主要有雷科防務、雷電微力和蘇州博海等。

圖片.png 

4) 衛星互聯網產業鏈企業

①運營商:衛星運營商市場占據產業鏈最高價值量,主要企業為中國衛通等;②相控陣終端及天線:星上產業鏈最高價值量及增量市場,相關企業有雷科防務、雷電微力、梅安森、蘇州博海(未上市)等; ③整星平臺:星上產業鏈第二價值量,相關企業有中國衛星、長光衛星(未上市)等; ④基帶:衛星上數據處理的核心模塊,相關企業有華為(未上市)、中興通訊、信科移動;⑤星間鏈路:基于激光的星間通訊,擁有類似技術儲備的企業有長光華芯等;⑥星上路由器:用于數據交換,相關企業有烽火通信等; ⑦核心網:將用戶的訪問需求分配到不同衛星網絡中,主要企業有華為(未上市)、信科移動等。 

3.小型化是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系統的發展方向

近日,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再度搭檔“為北斗任務而生”的遠征一號上面級,托舉第57、58顆北斗導航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圖片.png 

本次任務是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新階段以來首次在軌備份中圓地球軌道衛星發射。衛星入軌后在提升北斗三號空間星座穩定性和可靠性的基礎上,將進一步降低北斗三號系統運行風險,對確保系統各類服務連續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據北斗三號衛星系統總設計師王平介紹,此次發射的兩顆用來備份的中圓地球軌道衛星均在原組網衛星的基礎上作了小型化處理。設計團隊優化了蓄電池的組合,使其更輕便、更穩定,還成功地將用來精密授時的氫原子鐘進行了減重。王平認為,小型化是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系統的發展方向,即在有限的體積和質量下,增加每顆衛星的功能,從而提高發射效率。

在北斗三號工程副總設計師謝軍表示,新一代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任務是不斷提高導航信號的精度及用戶使用的便捷性,從而實現更精、更強、更廣、更智,“建設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綜合時空體系”。

六、金融資本市場

1.大量VC瞄準西安新能源行業

1)西安儲能獨角獸奇點能源連續融資10億元

投資界獨家獲悉,西安奇點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奇點能源”)已完成C輪融資,融資額達3億元。本輪融資由交銀投資、建信投資聯合領投,中集資本、廣州產投跟投。而數月前,奇點能源宣布完成超7億元B輪融資,換言之不到一年時間連續融資超10億元。據悉,奇點能源最新估值已達到準獨角獸級別。

公司掌舵者劉偉增,早年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在2004年10月加入了特變電工,他從工程師一直做到新能源研究院院長,在新能源核心裝備研發領域一干便是十余年。2018年,他在西安高新區創立了奇點能源,率先提出了分布式能量塊智慧儲能系統解決方案。

沿著分布式儲能技術路線,奇點能源用了18個月時間完成了第一代產品研發,同時交付了第一個用戶側儲能項目——深圳瀚坤工業園光儲電站。隨后在2021年4月,奇點能源中標了國網湖南綜能電網側儲能項目,即永州螞蝗塘儲能電站二期,這也是奇點能源交付投運的第一個電網側儲能項目。此后,奇點能源開啟了大規模的交付投運之路。

行至當下,奇點能源已經形成電池PACK、BMS、PCS、EMS和一體化儲能產品eBlock的研發制造能力和智能運維能力,實現了儲能從工程化向產品化的躍遷,覆蓋工商業儲能電站、光儲充電站、新能源儲能電站等應用場景。

伴隨儲能賽道崛起,奇點能源開始走入VC/PE的視野。2020年底,奇點能源完成了中科創星參與的天使輪融資,隨后又完成了多輪融資,投資方為水木春錦、麥格米特、IDG資本和源碼資本。

而在2022年4月,晨道投資團隊向奇點能源團隊伸出了橄欖枝。在首次線下會面的當天,投資團隊便與奇點能源達成了初步的投資意向,隨后雙方高層互訪并啟動了一系列的盡調工作。完成盡調后,宜賓晨道新能源產業基金和峰和資本共同參與了奇點能源A+輪融資。

隨后在去年5月,奇點能源又完成超7億元B輪融資,由金石投資領投,金鎰資本、高瓴創投、廣發信德、黃河實業、華金資本、皖能資本、朝希資本、新尚資本、科實資本、西高投等跟投,歷史投資人IDG資本、源碼資本、中科創星、晨道資本持續加注。

2)VC組團西安投資新能源

奇點能源只是一抹縮影。越來越多的VC/PE來到西安,將目光瞄向新能源。2023年11月,西安天交新能源有限公司獲得近億元天使輪融資,領投方為容億投資。這是一家鈣鈦礦光伏電池研發商,專研單節的鈣鈦礦組件,創始團隊則有著深厚的西安交通大學基因。

幾乎同一時間,氫易能源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由國中資本領投,西安財金跟投。在此半年前,公司完成了Pre-A輪融資,彼時投資方為重塑集團、華汯資產與陜西高校科創基金。氫易能源成立于2021年,是在西安交通大學和陜西省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聯合推動下成立的儲運氫技術公司

稍早前的10月份,瑞智新能源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和天使+輪融資,由萃英創投、湖南灣田集團、西北工業大學聯合投資。同樣地,瑞智新能源身上帶著西安高校的基因——這是西北工業大學新能源電池領域首家科技成果轉化企業,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是西北工業大學材料學科博士生導師、教授。

與此同時,西安藍深新材料也獲得近2億元Pre-IPO輪融資,投資方包括五礦元鼎股權投資基金、陜西興航成投資基金、陜西財金特精新材股權投資基金、廣州中保瀚興創投等機構跟投。這是一家專業從事高分子功能分離材料研發、制造、應用的高新技術企業。除鹽湖提鋰外,藍深產品還在另一新能源領域——多晶硅提純領域落地應用多年。

2.西安30億“科創繁星基金”成立,瞄準“小升規”

“2024西安創投大會”中,西安市產業投資基金與高新金控等8家子基金簽約,設立了一批總規模超過200億元的產業基金,其中最為引起關注的是西北首支“小升規”基金。與早期投資及Pre—IPO相較,這基本是一支“拐點基金”。

1)市區聯動:70%資金投“小升規”

作為西北首支“小升規”科創基金,西安高新科創繁星基金總規模30億元,首期規模6.6億元

繁星基金的出資人:西安市工業倍增引導基金出資1.98億元,占基金首期規模的30%;西安高新新興產業投資基金,出資1.32億元,占比20%;西安西高投基石投資基金,出資2.81億元,占比42.58%。高新金控旗下西高投作為管理人,出資4900萬元,占比7.42%。

圖片.png 

三個LP,背后可以簡單的分為兩類資金,其一是市級資本,就是西安市級的百億工業倍增基金,該基金由市財政出資40億元,西投控股出資30億元,西咸新區、高新區、經開區各認繳出資10億元。

2023年10月發布的工業倍增基金子基金申報指南顯示,新設區域“小升規”主題培育基金為其三大重點方向之一,清晰指向中小工業企業加快轉型升級為規模以上企業,精準覆蓋“小升規”培育庫中的企業股權融資項目。

在市級基金的引導之下,繁星基金亦明確以“小升規”培育庫內具備核心競爭力的優質企業為主要標的,且投資比例不低于可投規模70%。

其二則是高新區的區級資本,分別是高新新興產業基金和西高投基石基金,兩者的背后都是高新金控。前者主要投資于高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還參與了陜西集成電路基金38.5%,空天院(15%),西安市人才基金(20%),光子強鏈基金(15%),先導光電集成基金(13.8%)等的出資;后者作為西高投市場化投資業務的主力基金,直接投資了諸多本土科創中小企業。僅在創投大會剛剛發布的《西安龍門榜TOP20》當中,西高投已投企業就占據半數以上席位,奕斯偉、博瑞集信、華羿微電子、龍騰半導體、吉利電子、興航航空等12家西高投已投明星項目在列。

若再向下延伸,高新區目前規模最大、產值最高的光電子信息產業,以氫能源、航空航天材料、高端建筑材料、有色金屬材料、光電能源材料為特色的新能源新材料產業;以高端電力主導,航空航天、高端工程、軌道交通、智能制造等領域協同發展的高端制造業;還有從研發制造到銷售流通的生物醫藥產業,都將大概率是繁星的關注范圍。

2)拐點戰局:“五培”助力“小升規”

“小升規”是指小微工業企業升級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即年主營業務收入和產值達到2000萬元及以上的法人單位。

事實上,30億的重注目標很明確,就是要健全“微成長——小升規——規上市”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機制,“小升規”已經是其中重要的一環。這2022年1月印發《西安市“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當中。

2022年,全省新增的規上工業企業684家,其中西安市172家,高新區則有38家。從數據來看,西安市約占到全省1/4,而高新區在全市又占到22%,在各區縣當中名列第一。

同時,近年來,西安高新區堅持實施科創企業“育小、登高、升規、晉位、上市”五培工程,不斷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已形成“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上市企業”全周期培育鏈條。2020至2022年,高新技術企業年均增長36%、科技型中小企業年均增長30%、上市企業新增28家。這也解釋了,第一支“小升規”科創基金為何能夠落戶高新的原因。  

圖片.png 

但一家小微科技企業跨越“小升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2022年新晉工業規上企業的名單中,就發現了不少熟悉的“知名企業”:

例如成立于2014年7月的知象光電,這是一家專注于高精度3D視覺技術創新的硬科技企業。盡管已經完成9輪融資,尤其2022年完成了超億元人民幣的C輪,在2023年獲得了海通創新的戰略融資,但在2022年才最終“升規”,以此計算用了8年;

例如成立于2020年8月的西安特來電領充,作為一家聚焦并擁有新能源汽車全生命周期充放電創新解決方案的企業,“升規”也用了2年;

例如成立于2017年8月的中航創世機器人,是中航工業集團下屬的一家專注于機器人和智慧康復醫療領域的新興高科技公司,累計融資額已近億元,但其“升規”也用了5年。

當然,很多企業可能是申報熱情并不相同的現象。但在更為真實的背景下,營收2000萬在供給沖擊、需求收縮、預期轉弱的背景下,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因此判斷,“繁星基金”扮演拐點有兩大戰場。

其一:“壓縮升規時間”,以資本的方式讓“小”企業提前獲得戰略發展機遇。其二:“催動產業升級”,以資本的方式讓“小”企業提前引導未來新興產業。

兩者相較而言,繁星基金其實會“以質提量”,即不止盯上規模,更是會在意“上規”企業本身在產業環境中的領先程度與帶動效應,因此“6大支柱”與“5大新興”的上下游企業應該會獲得優先機會。

3.滬深交易所IPO暫停受理后的80天,20家IPO企業被受理!

2023年8月份,證監會作出“階段性收緊IPO節奏”安排,此后,A股IPO數量和融資規模有所放緩。直至12月25日之后滬深交易所才有新的IPO企業被受理,根據滬深交易所披露信息顯示,共有20家企業被受理材料,其中分板塊來看的話是,滬主板7家受理、科創板6家受理、深主板4家受理、創業板3家受理,因為北交所并沒有受到IPO放緩政策的影響,故不在此整理。

20家企業分地區來看的話廣東6家、江蘇、山東、陜西均是2家IPO企業被受理,如果從行業來看,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最多,共有7家企業在此行列,專用設備制造業3家,汽車制造業2家,不過由于大的行業并不能看出企業的相關業務,因此我們在下表后對這20家企業進行了梳理。值得關注的是,這20家被受理的企業從業績表現來看都還不錯,其中科創板這6家企業在最后2年財報扣非凈利潤沒有1家是負數,且表現不錯。

圖片.png 

4.2023年VC/PE機構IPO戰績總結

2023年,全球經濟發展承壓,中國資本市場在挑戰中震蕩前行,中企IPO市場活躍度及首發融資規模均同比下降,在此背景下,VC/PE支持的中企IPO總量相應收縮,VC/PE滲透率相比2022年微幅下滑。機構層面,VC/PE機構收獲IPO數量減少,通過IPO獲益的難度進一步增加。回報方面,境內外市場的平均發行回報倍數均有下降,回報分布也整體下移,超額回報案例明顯減少。行業方面,半導體領域的整體回報水平仍然保持領先優勢。

1)VC/PE機構IPO成績單

2023年,在中企IPO節奏放緩的背景下,機構被投企業IPO數量減少。長期深耕科技創新、提前布局先進制造以及擁有豐富產業鏈資源和投資經驗的機構取得相對優勢。

IPO數量來看,收獲6個及以上IPO的VC/PE機構共30家,平均持有IPO企業賬面價值約為26億元。反觀2022年,收獲6個及以上IPO的VC/PE機構超50家,平均持有賬面價值近40億元,上榜機構的IPO數量及賬面價值均有所收縮。從賬面價值來看,年末所持股份賬面價值超30億元的VC/PE機構有21家,同比降幅超50%
圖片.png

2)VC/PE支持的IPO總量及滲透率

VC/PE支持的中企IPO總量有所下降,A股整體節奏趨緩、港美市場熱度溫和回升2023年,267家上市中企獲得VC/PE支持,同比下降24.1%。分市場來看,A股共217家VC/PE支持中企IPO,同比下降30.0%。其中,創業板和科創板分別有85家、62家,同比分別下降21.3%、46.6%;北交所有40家,比2022年少3家,在A股市場中的占比從2022年13.9%上升至18.4%,北交所重要性逐步提升。境外方面,2023年以來,中企赴美上市活躍度逐步回升,疊加境外上市備案制度正式實施,中企境外IPO的監管環境更加透明;2023年,共有50家VC/PE支持中企IPO,同比增長19.0%。

從首發融資額來看,2023年VC/PE支持的IPO中企融資總額約合人民幣2,829.25億元,同比下降36.6%。分市場來看,A股融資總規模約合人民幣2,504.63億元,同比下降38.0%;其中科創板和創業板同比降幅分別為51.1%、26.8%。境外市場融資總額約合人民幣324.62億元,同比下降24.0%,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港股市場IPO募資環境仍然欠佳。

大額案例方面,2023年首發融資額最高的VC/PE支持IPO是科創板企業晶合集成(99.60億元);規模較高的案例還有科創板企業芯聯集成(96.27億元)、航材股份(71.09億元)及阿特斯(60.06億元),上交所主板企業華勤技術(58.52億元

圖片.png 

“雙創”兩板VC/PE滲透率保持高位,境外市場VC/PE滲透率增幅明顯2023年,中企上市市場VC/PE滲透率為66.9%。其中,A股的VC/PE滲透率為69.3%,科創板企業仍然最受VC/PE機構青睞,板塊VC/PE滲透率為92.5%,持續穩定在9成以上。境外市場VC/PE滲透率為58.1%,比2022年提升8.1個百分點;其中港股市場有42家VC/PE支持中企上市,VC/PE滲透率達到63.6%,比2022年提升近10個百分點。
圖片.png

3)IPO賬面回報

境內外平均發行回報倍數均有下滑,回報分布整體下移2023年,境內外市場的平均發行賬面回報水平同步下滑。境內方面,A股平均賬面回報水平為4.23倍,貢獻較高回報個案的有盛科通信、精智達、裕太微和南芯科技等,均為科創板上市企業。境外市場的平均賬面回報水平為3.39倍,其中美股受量子之歌、禾賽等個案拉動,發行回報水平相對較高。

2022年相比,2023年VC/PE機構IPO項目發行時賬面回報主要呈現兩大變化。其一,項目IPO的發行回報倍數整體下移。除了均值下滑以外,2023年發行賬面回報倍數的上四分位數、中位數以及下四分位數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二,高額回報案例大幅減少。2023年,貢獻超50倍發行賬面回報的IPO企業僅有4家,涉及的VC/PE機構數量為6家;而2022年有16家IPO企業貢獻超50倍回報案例,涉及的機構數量為17家。

圖片.png 

半導體領域保持回報優勢,機械制造、食品飲料等行業上市后回報走勢相對良好從行業來看,半導體及電子設備行業按首日、20日以及12月31日價格計算的倍數均超過6倍,高于發行時的回報水平,其中精智達、盛科通信、鍇威特等企業貢獻較高回報案例。另外,整體回報走勢良好的行業還有機械制造、食品&飲料等。

4)結語

在充滿挑戰的外部環境之下,2023年境內外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的步伐不曾停歇。A股方面,注冊制全面實行、北交所“深改19條”發布、階段性收緊IPO、規范股份減持行為等新規陸續出臺,一方面市場包容性及服務創新創業企業力度不斷提升,另一方面監管力度也同步加強,對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平衡一二級市場發展將有所裨益。
  境外方面,中國證監會發布境外上市備案新規,為中企境外上市提供了更加透明的制度與監管環境。港交所打開“特專科技公司”上市通道、引入IPO“雙重參與”的豁免安排,一系列改革措施意在改善港股市場流動性,吸引更多優質企業和國際投資者,2023年末新股發行節奏已明顯加快,12月有13家中企上市,占全年比例約2成。同時,GEM(香港創業板)上市改革已啟動,新的“簡化轉板機制”已于2024年1月1日生效,有望為港股市場注入新的增長動能。

綜上,境內外資本市場改革基礎將不斷夯實,中企上市也將保持穩健發展的態勢。對股權投資市場而言,在IPO超額收益稀缺、項目發行回報整體回歸均值的趨勢下,VC/PE機構項目挖掘將向更早期、更細分、更下沉的領域延伸,甚至需要探索開發新的項目孵化及組建模式,而這對行業機構的產業認知水平、資源整合能力和投后賦能實力都是極大的考驗。長期來看,在新一輪經濟周期之下,中國股權投資行業還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與耐心。

 

 

編輯:馮征昊(半導體芯片、激光器、新能源)     校對:王延韜    審核:侯曉鵬    

閆晨曦(復合材料、衛星通信、金融資本)         

 

(以上資訊主要來源于:OFweek、 OFweek激光、 OFweek太陽能光伏、 今日半導體、半導體行業觀察、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人、樂晴智庫、未來智庫、索比光伏網、集邦新能源網、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高工鋰電、西安金融棒棒糖、復材網 、大國之材、新材料在線、衛星界、國際電子商情、中國國際復合材料展覽會、玻纖復材、衛星與網絡、全球一點通、硅谷網、清科研究、中國衛通、衛星與應用、中科創星、碳纖維生產技術、中國衛通、碳纖維研習社、實戰財經 、金融深度、華商韜略、戰略前沿技術、 投融界、 投資界、 中國汽車報、證券時報網、36氪、東方財富、中國證券報、新經濟100人、投后管理研究院、新興產業投資聯盟、股權投資論壇、Wind資訊、搏實資本、中歐資本、國企混改研究院、機遇西安、米度資本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栗县| 香河县| 勃利县| 社会| 平顺县| 靖西县| 扎鲁特旗| 岳普湖县| 隆昌县| 方山县| 龙岩市| 育儿| 无为县| 公安县| 亳州市| 金坛市| 临西县| 佛坪县| 重庆市| 那坡县| 通河县| 循化| 古交市| 丰城市| 柞水县| 普定县| 沁阳市| 金秀| 微山县| 西宁市| 承德县| 龙南县| 凯里市| 巴青县| 滦南县| 文成县| 通河县| 虎林市| 辛集市| 海宁市| 富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