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又色又爽又黄的视频在线,成全高清视频免费观看动漫版,91欧美精品激情在线观看最新

公司新聞
行業報告
陜投新興行業動態信息報告 2023年第11期(總第73期)

行業報告 2023-12-28 14:10:14 424

一、半導體芯片行業

1英飛凌完成收購氮化鎵系統公司(GaN Systems)

據英飛凌官微消息,英飛凌科技于2023年10月24日宣布完成收購氮化鎵系統公司(GaN Systems,以下同)。這家總部位于加拿大渥太華的公司,為英飛凌帶來了豐富的氮化鎵(GaN)功率轉換解決方案產品組合和領先的應用技術。已獲得所有必要的監管部門審批,交易結束后,GaN Systems已正式成為英飛凌的組成部分。

2023年3月2日,英飛凌和GaN Systems聯合宣布,雙方已簽署最終協議。根據該協議,英飛凌將斥資8.3億美元收購GaN Systems。這筆“全現金”收購交易是使用現有的流動資金來完成的。

英飛凌科技首席執行官Jochen Hanebeck表示,氮化鎵技術為打造更加低碳節能的解決方案掃清了障礙,有助于推動低碳化進程。收購GaN Systems將顯著推進公司的氮化鎵技術路線圖,并讓公司同時擁有所有主要的功率半導體技術,進一步增強英飛凌在功率系統領域的領導地位。

據了解,目前,英飛凌共有450名氮化鎵技術專家和超過350個氮化鎵技術專利族,這進一步擴大了英飛凌在功率半導體領域的領先優勢,并將大幅縮短新產品上市周期。英飛凌和GaN Systems在知識產權、對應用的深刻理解以及成熟的客戶項目規劃方面優勢互補,這為英飛凌滿足各種快速增長的應用需求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2臺積電打破布局慣例,高雄廠原計劃28/7納米改為2納米

據中國臺灣經濟日報報道,臺積電高雄廠正式編定為臺積22廠(Fab 22),并且完成該廠2nm營運團隊建設。臺積電供應鏈認為,臺積電或許可能將高達逾7000億新臺幣的1.4nm投資計劃轉向高雄,但仍視其他縣市爭取臺積電進駐態度及臺積電全盤規劃而定。

報道指出,臺積電打破在不同產區同時生產最先進制程的慣例,將高雄廠原計劃切入28納米及7納米的規劃,改為直接切入2納米。同時在新竹寶山興建2納米第一期工廠之際,也立刻于高雄第一期工廠作為生產2納米制程。

此前據TechNews消息,臺積電在北部(新竹寶山)、中部(臺中中科)和南部(高雄楠梓)都有重大投資,興建2nm工廠。

據了解,新竹寶山廠第一廠初期月產能約達3萬片;高雄廠則計劃在寶山廠量產隔年也著手2納米強化版N2P的量產作業,初期規劃月產能也會在2萬片以上。

臺積電在2nm制程節點將首度使用Gate-all-around FETs(GAAFET)晶體管,同時制造過程仍依賴于極紫外線(EUV)光刻技術,原計劃2024年末將做好風險生產的準備,并在2025年末進入大量生產,客戶在2026年就能收到首批采用N2制程制造的芯片。

3、美制裁許可下,三星將擴建中國西安的NAND閃存芯片工廠

據外媒消息,三星電子計劃將其西安NAND閃存工廠升級到236層NAND工藝,并開始大規模擴張。

報道中稱,三星已開始采購最新的半導體設備,新設備預計將在2023年底交付,并于2024年在西安工廠陸續引進可生產236層NAND的設備。

此前消息稱,美國同意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向其位于中國的工廠提供設備,無需其他許可。

據了解,目前三星西安工廠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NAND制造基地,約占了三星NAND總產量的40%。

4深圳集成電路專項扶持計劃2023年資助項目公布

10月17日,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關于下達集成電路專項扶持計劃2023年資助計劃(第二批)的通知。

根據通知,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組織實施了2023年集成電路專項扶持計劃,擬資助144個項目。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已于2023年6月下達第一批24個項目資助資金,現下達第二批項目資助計劃,資助120個項目。在支持設計企業購買EDA設計工具軟件方面,包括美思先端電子。

支持企業做大做強項目方面,獲資助的企業包括紫光同創、力合微電子、美矽微半導體、芯??萍?、國微電子、中科藍訊、時創意電子、中微半導體、三地一芯電子、飛驤科技、開陽電子、必易微電子、南方硅谷半導體、明微電子等。

鼓勵芯片應用推廣項目方面,獲資助的企業包括翱捷科技、比亞迪半導體、富滿微電子、國民技術、銳石創芯、匯頂科技、國微電子、中科藍訊、泰芯微科技、思遠半導體、芯智匯科技、南方硅谷半導體、輝芒微電子、茂睿芯、拓爾微電子等。

圖片.png

圖片.png

集成電路是通過半導體技術、薄膜技術和厚薄膜技術制造的,是一種微型電子器件或部件,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研究和開發變得越來越重要。

近年來,深圳不斷加大扶持力度,真金白銀支持產業發展。此前,深圳發布2023年度集成電路專項扶持計劃申請指南,在集成電路EDA設計工具研發支持,對于從事集成電路EDA設計工具研發的企業,給予2022年EDA研發費用實際支出最高30%的研發資助,總額不超過3000萬元。

在鼓勵芯片應用推廣項目方面,對于深圳集成電路企業銷售自主研發設計的芯片,單款芯片產品在2021年度銷售金額累計超過500萬元,且2021年度到賬金額累計超過500萬元的,按該芯片在2021年度銷售到賬金額給予最高10%的獎勵,單款芯片產品年度獎勵總額不超過500萬元。

在支持企業做大做強項目方面,集成電路企業營業收入在2021年首次突破1億元、3億元、5億元、10億元、20億元的,分別給予企業核心團隊最高100萬元、200萬元、300萬元、400萬元、5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每上一個臺階獎勵一次。

二、激光器行業

1、銳科激光前三季度營收25.83億元,同比增加11.29%

10月23日晚,銳科激光發布2023年三季度報告。財報顯示,銳科激光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92億元,同比增長2.34%;凈利潤6013.75萬元,同比增長442.72%。

2023年前三季度,銳科激光營收約25.83億元,同比增加11.2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72億元,同比增加422.5%;基本每股收益0.3067元,同比增加422.49%。

圖片.png

本季度內,公司業績變動的原因主要系固定資產報廢和合同補償款同比增加所致。

銳科激光處于激光器產業鏈的中游。背靠潛能巨大的中國市場,銳科激光在過去十年中營業收入實現了連年遞增,并躋身成為A股市場上的一匹“黑馬”。如今,銳科激光已經是一家專業從事國產光纖激光器及其關鍵器件與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領軍企業。

近年來,公司形成了六大類產品,分別為連續光纖激光器、脈沖光纖激光器、準連續光纖激光器、窄線寬光纖激光器、直接半導體和超快激光器。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激光制造如打標、切割、焊接、熔覆、清洗、增材制造等領域;超快激光器廣泛應用在面板玻璃切割、汽車玻璃切割、FPC覆蓋膜切割、5GLCP切割、OLED柔性顯示材料切割、LED晶元切割、半導體芯片切割等應用,MiniLED、半導體、PCB、消費電子、顯示與面板、鋰電、光伏等行業。此外,銳科激光精準把握汽車制造、新能源、光伏太陽能、3D打印、航空航天等高端應用市場,積極研發定制化產品。

產品方面,銳科激光在高功率激光產品上持續發力,目前在20kW、30kW高功率萬瓦市場占有率大幅領先競爭對手,并且60kW激光器一經推出就得到了市場的積極反饋。

客戶合作關鍵進展方面,今年9月初,銳科激光與豪森股份在遼寧大連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面向新能源汽車電池和電機生產激光技術的研發,推動智能制造提升發展方面進行了一次重磅級合作。

建設項目方面,9月11日,銳科激光公告稱,公司擬以公司全資子公司湖北智慧光子技術有限公司為建設主體,在黃石市智慧光子產業園區開展光纖激光器及其關鍵器件智能制造項目(一期)光學器件廠房及倉庫裝修工程建設,裝修建筑面積共計22479平方米,項目總投資8408.23萬元。

2、光芯片企業云嶺光電啟動IPO輔導

近日,武漢云嶺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云嶺光電”),啟動IPO輔導,輔導機構為海通證券。9月21日,云嶺光電與海通證券簽署了上市輔導協議。

圖片.png

云嶺光電成立于2018年,華工科技孵化。創立之初,公司注冊資本為1.38億元,華工投資現金出資達6000萬元,占總股本的43.56%。

云嶺光電是具備垂直集成生產能力的光芯片廠商,建有完整的芯片研發、生產、測試及器件封裝生產線,其主要產品是10Gb/s、25Gb/s速率的光芯片。2022年公司已擁有先進半導體制造與檢測設備300多臺套,百級/千級/萬級凈化廠房6000平米,可年產光通信芯片7200萬顆。

光芯片(Photonic Chip)是一種集成光學元件和電子器件于微小芯片中的技術,它利用光的特性來傳輸和處理信息,類似于電子芯片在電子領域的應用。光芯片利用光的高速傳輸、低損耗、高帶寬等特性,已經在通信、傳感、計算和其他光學應用中嶄露頭角。

3、萊賽激光北交所IPO順利過會,公司主營業務為激光測量和智能定位儀器設備

10月11日,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審核委員會召開2023年第59次審議會議,萊賽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萊賽激光”)IPO申請獲得通過。

圖片.png

據悉,萊賽激光成立于2000年11月9日,自成立以來始終專注于激光測量和智能定位儀器設備的研發、設計、生產及銷售。經過二十多年的深耕,萊賽激光產品線已由最初的激光水平尺、激光測距儀、激光標線儀、激光掃平儀逐步擴展至激光探測器、工程機械控制器、激光全站儀、激光超站儀、數字激光探測器、智能激光攤鋪機、智能激光平地機等自動化、數字化水平更高的產品。萊賽激光研制的多類產品為國內首代自主創新產品,成功實現了我國在激光測量和定位儀器領域的突破。

2020年-2023年6月30日,萊賽激光實現營業收入2.04億元、2.65億元、2.52億元和1.29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2836.69萬元、3254.16萬元、3370.22萬元和1598.57萬元,業績保持穩定增長。

圖片.png

公司被認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江蘇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建筑激光定位、工程激光智能定位、激光測量與傳感等多個系列產品,能夠提供施工現場的實時測量數據(如高精度的水平度、垂直度、坡面度、距離、角度等),廣泛應用于建筑裝飾測量、工程道路施工、精準農業、管道礦道施工、工業設備安裝、遠距離避障和遠程目標定位等領域。

在技術創新方面,萊賽激光自主研發的新型正反向安平智能傳感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填補國內研究空白;創新研發的三個激光軸線同步正交的自動控制方法實現了最小激光垂直面離墻距離(4mm),屬于行業領先水平;公司獨創的激光基準面繞機身外交點旋轉技術、垂線窗框可旋轉結構,實現了激光標線儀的多功能場景應用與無盲區測量。

目前,萊賽激光的產品銷往全球多個國家及地區,包括歐洲、美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以及東南亞等,同時實現國內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和大部分市級銷售網絡的覆蓋。此外,公司立足于中高端市場,擁有“萊賽”自主品牌,曾被授予“江蘇省著名商標”、“常州市名牌產品”、“常州市知名商標”等稱號。經中國電子儀器行業協會、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認證,2020-2022年公司生產的建筑激光測量儀器(激光掃平儀、激光標線儀及其他建筑施工激光儀器等)在國內中高端產品市場占有率超過20%,排名第一。

三、新能源行業

1年產值將超100億,上汽集團電池工廠鄭州基地開工

10月24日,來自上汽集團微信號的消息顯示,上汽集團鄭州新能源電池工廠開工奠基儀式已于10月23日在鄭州基地舉行。

據悉,該項目總投資20億元,規劃30萬臺套動力電池產能,投產后年產值超100億元,建成后為鄭州基地的創新升級帶來強大的新能源配套和全新的增長極。

上汽集團稱,鄭州新能源電池工廠的開工建設,是進一步落實推進上汽集團新能源汽車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維科網鋰電注意到,上汽集團的“新能源汽車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具體是:到2025年,上汽新能源車年銷量達到350萬輛,較2022年增長2.5倍,年復合增長率達到50%,其中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車整體銷量中的占比將達到70%;基本完成新老賽道的發展動力切換;

上汽集團今年以來的成績單是:9月整車批發銷量為48.2萬輛,其中新能源車終端交付10.2萬輛(同比增長29.6%,環比增長18.8%),海外市場批發銷量10.5萬輛。1-9月上汽新能源汽車終端交付量為68.3萬輛,同比增長18.2%。

從經營效益看,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團實現合并營業總收入3265.5億元,同比增長3.34%;歸母凈利潤70.9億元,同比增長2.54%,其中第二季度環比第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增長55%。

關于上汽集團鄭州基地

資料顯示,上汽集團以整車廠為產業鏈核心,在鄭州布局了全球云計算數據中心、軟件中心、發動機廠、零部件集群、供應鏈物流、移動出行、金融及融資租賃、充電場站、新能源循環產業等數十個全產業鏈上下游項目。

鄭州基地是上汽乘用車繼臨港與南京之后的第三個整車生產基地,整車一期、二期項目,上汽集團云計算(鄭州)數據中心項目,以及鄭州發動機一期、二期項目先后落地、快速推進。

2017年9月投產至今,鄭州基地累計產銷汽車150余萬輛、創造產值超千億,并在2019年獲得國家級“綠色工廠”稱號。

憑借行業領先的四大智造技術,上汽集團鄭州基地將安全、高品質基因深植榮威iMAX8 EV、榮威D7以及MG7等多款新能源及主力車型中。作為上汽乘用車核心生產基地之一,鄭州基地將通過此次項目,加快近地化戰略布局,積極導入更多的新能源智能化車型和出口車型。

2、欣旺達動力正式啟動IPO:動力電池裝機量國內前五,估值超355億元

欣旺達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欣旺達動力”)已于2023年10月15日同中信證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

這意味著,欣旺達動力正式啟動A股IPO進程——7月14日,欣旺達就已發布公告稱,擬將其控股子公司欣旺達動力分拆至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本次分拆完成后,欣旺達仍將維持對欣旺達動力的控制權。

欣旺達彼時在公告中指出,欣旺達動力的分拆上市,將在實現國內優質動力電池資產資本化的同時,利用上市募集資金深入進行動力電池先進技術的研發儲備及優質產能的建設,從而實現更規模化的技術研發投入,加速產業的技術升級迭代,推動行業的良性競爭發展,對中國新能源行業實現技術升級、保持全球技術領先優勢、持續引領國際市場競爭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完成分拆后,欣旺達動力將強化核心技術的投入與開發,加快產能的爬坡速度,保持在新能源汽車鋰離子動力電池制造領域的創新活力,增強核心技術實力,深化欣旺達動力的產業布局,有利于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中國動力電池品牌。

成立于2014年的欣旺達動力作為一家動力類鋰離子電池制造商,以汽車動力電池系統為核心,堅持純電動與混動并重的產品策略,專注于為全球新能源車企提供從電芯、模組、BMS到電池包的動力電池系統整體解決方案。

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的統計,2022年欣旺達動力的動力電池裝機量已位列國內前五、全球前十。

目前,欣旺達動力擁有廣東深圳、廣東惠州兩大研發中心,江蘇南京、江西南昌、廣東惠州三大鋰離子動力電池生產基地,并在山東棗莊、四川什邡、湖北宜昌、浙江義烏等地逐步建立生產基地。

財務數據方面。2020年至2022年,欣旺達動力的營收分別為4.32億元、29.64億元和129.22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虧損分別為7.07億元、10.53億元和10.94億元。

成立至今,欣旺達動力已獲得IDG資本、深創投、國家綠色發展基金、理想汽車、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美團、上汽、廣汽、東風汽車、碧桂園創投、尚頎資本、恒旭資本、源碼資本、基石資本、星納赫資本、博華資本、金鎰資本、日初資本、凱輝基金、盈科資本等約70家知名機構和產業方的投資。

IPO前,IDG資本持有欣旺達動力6.01%的股份,是唯一一個持股超5%的外部投資方;IDG資本合伙人俞信華擔任欣旺達動力董事。在完成IPO前最后一輪融資時,欣旺達動力的估值為355億元。

3、特斯拉三季度凈利潤大跌44%,馬斯克稱將堅持繼續降價

10月19日,特斯拉(TSLA.US)公布2023年第三季度財報,營收凈利均不及預期,引發股價大跌。

財報顯示,特斯拉第三季度營收233.5億美元,同比增長9%,環比下降6%,營收增速也為近三年最低;毛利為41.7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53.82億美元下降22.4%,較上一季度的毛利45.33億美元下降7.8%;凈利潤為18.5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32.92億美元大降44%;毛利率為17.9%,較上年同期的25.1%下降了7.2%,較上一季度的18.2%下降了0.3%,也是四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每股收益為0.66美元,略高于分析師預期的0.74美元。

作為參考,去年同期特斯拉的毛利率為25.1%。而進入2023年以來,特斯拉的毛利率持續下滑,從第一季度的19.3%一路跌至三季度的17.9%。比亞迪在這一核心指標上實現了反超,今年上半年毛利率升至20.67%,超過特斯拉今年二季度的18.2%。主要由于新工廠利用率不足,以及即將推出的Cybertruck皮卡車型,以及人工智能等項目的支出,導致運營費用增加,其毛利率受到了打擊。

不過特斯拉的降價策略并沒有很好的刺激銷量,第三季度全球交付量為43.51萬輛,同比下降6%,其中,Model S/X交付了15985輛車,Model 3/Y交付了419074輛車。三季度一共生產了430488輛車,其中Model 3/Y產量416800輛、同比增長20%,發貨量419074輛、同比增長29%;Model S/X產量13688輛、同比下滑31%,發貨量15985輛、同比下滑14%。

特斯拉對銷量下滑解釋稱,因產線升級改造帶來計劃內的停產,導致該季度產量環比有所下降。隨著上海工廠、德國工廠和美國工廠的升級完成,理論上特斯拉在第四季度不會被產能束縛手腳,核心的目標是保證改款Model 3和Model Y的交付量。

前兩個季度全球交付量分別為42.29萬輛、46.61萬輛,如果特斯拉堅持180萬年銷的目標,第四季度的交付量最少要達到47.59萬輛,如此高的交付目標仍存在極大挑戰和不確定性。

CEO埃隆·馬斯克在電話會上表示,特斯拉仍將努力降低其汽車的價格。

“我對我們所處的高利率環境感到擔憂。買車的人關注的是他們每月要還多少錢。如果利率保持在高位,甚至更高,人們購買汽車的難度會大得多。成本的重要性再怎么強調都不為過……我們必須讓我們的產品更實惠,這樣人們才能買得起。降低特斯拉汽車的成本類似于‘權力的游戲,只不過是幾分錢’。” 

特斯拉首席財務官兼首席會計官Vaibhav Taneja同樣強調,公司將堅定不移地“追求2024年進一步降低成本”,這涉及到工程和工廠運營。

針對當下階段最受市場關注的產品Cybertruck,特斯拉計劃11月30日在德克薩斯州超級工廠開始交付,該產品將在電動皮卡市場挑戰Rivian的R1T、福特的F-150 Lightning和通用汽車的雪佛蘭Silverado EV。

要實現其的大規模生產,特斯拉的正現金流將面臨巨大挑戰,Cybertruck將需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才能為現金流做出貢獻,已有100萬人預訂了Cybertruck,特斯拉每年有能力生產超過12.5萬輛,到2025年有可能提高到25萬輛。

在人工智能方面,財報介紹,在下一代平臺的研發上繼續取得進展,當前正通過人工智能訓練機器人進行簡單任務,相較于第二季度,其算力已經實現翻倍。

周三美股收盤,特斯拉股價下跌4.78%,報242.68美元/股,總市值7702.6億美元。今日晚間開盤前,特斯拉股價再度下跌近7%。

4、加氫4分鐘續航超500公里,寶馬iX5國內開放試駕

10月18日,BMW iX5氫燃料電池車首次在國內開放試駕,此次測試的車型由寶馬集團位于慕尼黑的研發中心小規模生產,目前國內僅有5輛試裝工程車。

外觀內飾方面,新車基于寶馬X5打造而成,在整體設計上與燃油版X5保持一致,在部分細節和飾件上進行了專屬設計。

動力方面,iX5集成了氫燃料電池技術與第五代BMW eDrive電力驅動技術,由兩個儲氫罐、一個燃料電池、一個塊動力電池和驅動電機構成,總功率可達295千瓦(401馬力),0–100公里/小時加速時間僅需6秒,WLTP工況下氫氣消耗量1.19千克/100公里,續航里程504km,加氫時間僅需4分鐘。

不過,盡管該車型已能實現大規模量產,寶馬方面卻表示,BMW iX5有望于2025年開始量產。

一是成本高昂。此前,豐田中國曾宣布計劃在今年年末進口首批50輛第二代Mirai,售價區間為74.8萬-75.1萬元,讓不少消費者望而卻步,而iX5成本更高,如果與Mirai定價相仿,很有可能只是“賺個吆喝”,但如果定價更高,很有可能面臨“叫好不叫座”的局面。

二是加氫站數量少。目前,我國加氫站數量超過270座,已是全球加氫站數量最多的國家,但也難以達到日常使用要求,將嚴重限制氫燃料電池乘用車的銷售。

當然,這兩點原因也對豐田汽車造成了嚴重困擾。近日,有網友發布了一段視頻,某汽車貿易公司倉庫中,多輛豐田氫能源乘用車Mirai滯銷積壓,整齊劃一的幾排新車無人問津,滿身灰塵。

2022年,豐田Mirai全球銷量3924輛,同比下降33.7%。其中本土銷量848輛,同比下降65.3%。

四、復合材料行業

1、國產大飛機C929使用先進復合材料提升至50%以上

10月22日,第二十五屆中國科協年會在安徽合肥開幕,在同期舉行的國際綠色航空發展論壇上,中國商飛C919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光輝分享了我國首架國產大飛機C919在綠色航空領域的實踐成果,以及正在進行初步設計的C929飛機的綠色設計理念?!癈919相比老款的同類機型能夠降低碳排放12%-15%,C929則提出更高的設計目標,要降低碳排放60%”。

航空業一直是減排降碳的“困難戶”。國際能源署數據顯示,2022年航空業碳排放約占全球碳排放總量的2%??偭侩m然不大,但增長迅速。按照目前全球航空運輸量約4%-5%的年均增長率,聯合國相關報告預計,到2050年航空業碳排放將占全球碳排放總量的25%,減排降碳形勢嚴峻。

目前,歐洲、美國等均發布了各自的綠色航空計劃。我國也于不久前發布了《綠色航空制造業發展綱要(2023-2035年)》,提出四大任務,即構建協同高效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構建開放融合的綠色航空產業體系、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示范應用體系、構建安全有效的服務保障體系。

中國商飛在目前開發的ARJ21、C919等機型中,已應用多項減排技術。減重是飛機節省油耗、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手段。“在ARJ21-700機型上,我們持續減重600多公斤,現在最輕的座椅只有7公斤重,國際上的平均水平為12-14公斤?!眳枪廨x介紹,ARJ21-700的整體碳排放已降低5.9%。而在C919設計初期,吳光輝和團隊便提出減重、減阻、減排的設計理念,采用先進氣動設計提升氣動效率,廣泛應用先進復合材料降低機身重量,采購新一代航空發動機等。“可以說C919是全球第一架將減排理念納入頂層設計的大飛機?!眳枪廨x說道。

目前,C929飛機已進入初步設計階段。吳光輝介紹,C929采用低油耗、低噪聲、低排放的綠色設計理念,將采取一系列手段降低碳排放。例如,采用綜合模塊化航電技術減輕機載設備重量;采用新一代超臨界機翼、變彎度機翼等先進氣動技術,提升氣動效率;將先進復合材料用量提升至50%以上,減小飛機結構重量;采用高涵道比低噪音的渦扇發動機以及廣泛應用生物燃料,來實現更低巡航段的油耗等。

2、“碳纖維在超高速軌道交通上的應用”被列入2023科技領域重大問題難題

日前,中國科協發布了2023重大科學問題、工程技術難題和產業技術問題,涉及人工智能、新能源、高性能材料、生命科學等領域共29個問題難題,其中,如何突破碳纖維復合材料在我國未來超高速軌道交通車輛裝備的應用,被列入十大產業技術問題。

據了解,今年共收到89家全國學會和學會聯合體、部分領軍企業科協推薦的590個問題難題,涵蓋數理化基礎科學、地球科學、生態環境、制造科技、信息科技、先進材料、資源能源、農業科技、生命健康、空天科技等領域。

2018年以來,中國科協連續6年征集評選具有前瞻性、創新性和引領性的重大科技問題難題,并在中國科協年會上發布。累計共有150多家全國學會、領軍企業科協等組織,遴選推薦3362個具有前瞻性、創新性和引領性的問題難題,并圍繞發布的重大問題開展學術交流、智庫建言、科普解讀和協同攻關。

據《中國碳纖維復合材料行業現狀深度研究與發展前景調研報告(2023-2030年)》數據,2021年,我國鐵路運營里程達到15.00萬公里,其中高鐵4.00萬公里,居世界第一。全國鐵路客車約78000輛,其中動車組4153標準組、33221輛。目前,鐵路列車部件大多采用鋁合金材料,存在應力腐蝕嚴重、重量大、外表處理困難、焊接要求高、疲勞強度低等問題。

碳纖維復合材料可應用于磁浮列車、高速動車組、城軌地鐵、城際車輛、鐵路貨車、軌道承載梁等軌道交通領域的大部分承載結構,以及內飾件等非承載結構,以解決列車輕量化問題,提升列車綜合性能。碳纖維作為一種性能優異的替代性材料,全球多個國家均在軌道交通裝備上探索應用碳纖維復合材料,軌道交通工具正經歷著從“鋼鐵時代”、“鋁材時代”到“碳材時代”的跨越。

該問題的提出,說明在技術上還沒有實現突破,但對我國未來軌道交通發展具有戰略意義,有待于從國家層面組織攻關。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協先進材料聯合體主席干勇日前在中國科協年會新材料科技與產業論壇上表示,隨著風電、光伏等產業崛起,我國碳纖維的消費量已超過全球一半,去年國產供應量比2021年增長五成以上。新材料產業領域第一梯隊中,美國全面領先,日本以納米材料、電子信息材料等見長,歐洲的強項是結構材料、光學和光電材料等。中國是第二梯隊的“領頭羊”。

3、高質量體系下,復合材料在充電設備產業的機遇與挑戰

充電樁是向電動汽車提供能源補給的設備,是電動汽車的必要設施。充電樁的功能類似于加油站中的加油機,其輸入端直接連接到交流電網,輸出端則通過充電插頭為電動汽車的電池充電。充電樁通常在路邊、停車場、加油站等位置安裝,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墻壁,提供多種充電接口以適應不同型號的電動汽車。隨著新能源汽車的高速發展,目前充電樁缺口巨大,2022年底,全國充電基礎設施保有量僅為521萬臺,車樁比僅為2.5:1,充電樁基礎設施已經連續兩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預計到2025年保有量增加到1120萬個。由此可見,充電樁目前的發展空間巨大,接下來我們將簡單介紹常見的充電樁的制作材料、行業內企業最新發展以及產業分布。

充電樁用的材料一般分為四大類:改性塑料、SMC復合材料、線纜料及其它耗材。

1改性塑料:目前交流充電樁外殼普遍用改性PC、PC/ABS等。電氣連接系統材料一般選用聚酯PBT和尼龍。內部元器件一般選用聚酯PBT、無鹵阻燃尼龍材料。直流樁內部金屬支架一般用超高玻纖增強材料或阻燃增強尼龍材料。

2SMC復合材料:采用高強度纖維復合材料作為主體結構,具有質量輕、強度高、耐腐蝕、壽命長等特點。與傳統金屬材料相比,復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優勢和性能。

3線纜料:充電樁線纜作為連接樁與車的橋梁,它的性能至關重要,所謂的充電樁線纜料其實一般指的是彈性體相關材料,用于絕緣層和護套層。材料性能要求耐油、抗撕裂、耐候性、耐化學性、耐高低溫及柔軟等性能。目前較為主流的是TPU、TPE、PVC彈性體等。

4其他耗材:主要是涂料、有機硅、導熱材料、薄膜、潤滑油等。涂料一般用在充電樁外殼涂層,檢測的同時也是需要材料本體與涂層結合體進行測驗的;導熱有機硅一般分為用于電感模塊導熱的導熱硅墊、用于芯片導熱的導熱硅脂、用于電源灌封的導熱硅膠等。

目前充電樁行業新進展

充電的同時還可以美觀:科思創的聚碳酸酯材料結合其特殊薄膜產品,可以實現充電樁觸屏和其他部件的一體化整合,滿足觸控要求的同時實現設計的靈活性,也可實現背光、光擴散、導光和多種的顏色效果;信號穿透聚碳酸酯樹脂和薄膜材料,確保信號的高穿透率以及穩定性;高透過率聚碳酸酯結合自然材料效果外觀、柔性電路、RGB LED、傳感器等高度集成方案,可實現手勢控制+多種光效果以及體現可持續理念的外觀。

安全滿足室內外不同場景使用:SABIC通過對材料配方改進和設計,使高性能塑料具有高抗沖擊性、耐候性、耐化學性和耐紫外線性及阻燃性等特殊性能,滿足充電設施室內和室外多種不同使用場景,且更具成本優勢。前側充電槍托、充電連接器、插頭和耦合器這些部件的制造需要采用具有良好電氣性能的材料。SABIC阻燃PBT材料或PC/PBT混合物為這些部件提供較高的相比漏電起痕指數(CTI)、良好的耐化學性和低吸水性。

目前國內充電樁產業分布

我國公共充電運營服務商主要可分為三類:一是專業化運營企業,如特來電、星星充電、車電網、匯充電,以充電樁制造為主業,通過涉足中下游運營商市場來打通全產業鏈;二是能源電網類企業,如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中國普天等,依托于已有電網基礎設施建設或國有企業背景,具有政府合作優勢;三是整車企業,如特斯拉、比亞迪、蔚來、小鵬汽車等,配合車輛銷售,為自有車主提供公共充電服務。從總量上看,國內公共充電運營商行業格局較為集中,頭部地位穩定。根據中國充電聯盟數據,運營行業集中度逐漸趨于穩定,截至2023年6月,行業CR3為54.1%,CR5為68.7%,CR10為86.2%;特來電、星星充電、云快充、國家電網、小桔充電等運營商充電樁運營市占率排名靠前,龍頭特來電、星星充電市占率在20%左右,地位保持穩定。

相信隨著未來的發展,充電樁行業可以從便捷、安全、智能化、高效以及可持續發展幾個方面做出更大的成績,隨著技術不斷的創新和完善,滿足未來市場的不斷變化和需求。

五、衛星通信行業

1、全球衛星產業加快變革發展——2023年世界衛星商業周在巴黎舉行

9月11—15日,2023年世界衛星商業周(WSBW)在巴黎舉行。會議由歐洲咨詢公司主辦,是航天領域最重要的會議之一,包括衛星金融峰會,對地觀測商務峰會兩大板塊,全球500余個組織的上千名代表與會,就全球衛星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進行探討,促成商業合作。

全球衛星市場持續增長

歐洲咨詢公司總裁內森·德魯特在商業周上作了通信衛星市場預測分析報告,認為全球衛星市場將保持增長態勢。整體看,2023年世界航天展示了較強的活力。截至8月31日,全球共實施135次發射,超過2020年全年次數,其中美國實施69次,中國實施39次發射;發射近2040顆衛星,同比增長13%,其中66%為“星鏈”衛星。衛星通信服務業態加速演變。2016—2021年,在第二代高通量衛星服務、廣播服務的帶動下,衛星通信開啟演變序幕;2022—2025年,產業可能在新型網絡、需求模式、自適應生態等方面產生變革;2026—2030年,有望開啟“衛星連接4.0”,發展動態網絡、家庭無縫連接等業態。

衛星通信容量的供給、需求均有望快速增長。在供給側,2023年全球衛星通信在軌容量約28Tbit/s,到2028年有望增長到195Tbit/s,主要為低軌通信容量增長;低軌通信頻段也從當前的Ku頻段為主,拓展到Ku、Ka頻段。在需求側,未來十年,消費、企業、政府、蜂窩回程、航空、海事、車載、軍事應用需求均有望迎來大幅增長,容量需求從2022年的3Tbit/s增長到2032年的51Tbit/s。

衛星通信市場收入企穩回升,數據業務引領未來增長。自2017年以來,衛星通信行業收入一直呈下降趨勢,主要原因是單位帶寬價格下降、視頻服務市場萎縮、新冠疫情對移動市場影響等。2022年,衛星通信市場收入隨著使用量的增長而有所恢復,年收入總額為1070億美元。預計到2032年,收入增長到1230億美元,增長15%,其中,視頻類收入下降超過20%,數據類收入增長超過3倍。

衛星遙感市場加速發展。遙感領域進入大型星座時代,發射商業遙感衛星數量從21世紀第一個十年的平均每年5顆,提升到第二個十年的平均每年80顆,預計在第三個十年將達到每年300顆。2022年,衛星遙感數據和服務市場收入達到50億美元,未來還將延續增長態勢。

產業發展環境有待完善

國際電聯推動空間可持續發展。國際電聯主席博格丹-馬?。˙ogdan-Martin)在會上表示,隨著衛星數量的增加,國際電聯將更加強調空間可持續性,并已與歐洲航天局合作,檢測和定位衛星干擾。國際電聯在衛星運營商、地面運營商之間的頻譜分配上發揮了關鍵作用。在2022年的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上,衛星通信和地面通信運營商就頻譜分配進行了激烈討論,地面運營商占據較為強勢地位,Bogdan-Martin表示在2023年的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上,有望為衛星通信服務分配更多頻譜。

航天融資環境整體較為嚴峻。近年,全球范圍通脹高啟,但根據歐洲咨詢公司報告,初創航天融資額連續兩年下降,從2021年的115億美元、2022年的48億美元,降至2023年的預計27億美元,融資難度大幅增加。在此形勢下,美國進出口銀行努力推動航天領域融資,考慮為衛星行業提供超過50億美元融資,2023年正在審查13億美元的融資提案,但其余40億美元的進展較為緩慢。

衛星制造商面向需求加速轉型

高通量衛星繼續受到關注,在衛星通信中占據重要地位。受新冠疫情等影響,用戶行為和市場需求逐漸發生重要改變,遠程辦公、教育、醫療等需求大幅增加,高通量衛星有力滿足了消費者寬帶接入需求。高軌衛星單星容量逐年增加,十年前衛星容量達到十Gbit/s量級,五年前達到百Gbit/s量級,目前衛訊-3衛星容量達到1Tbit/s,“歐衛通連接甚高通量”衛星容量達到500Gbit/s。高通量衛星市場快速增長,2023年的高通量衛星訂單中,空客公司和泰阿公司兩家雄踞榜首,空客獲得了6顆衛星訂單,其余主要由泰阿公司承擔。

小型GEO衛星市場活躍,已成為高軌發展熱點方向。在低軌大規模星座、高軌高通量衛星的沖擊下,高軌衛星訂單受到影響。為適應市場需求,高軌衛星加速向低成本、大容量、高靈活性方向發展。傳統制造商紛紛推出中小型GEO通信衛星平臺,空客推出了“一星”衛星平臺,波音推出了702X平臺等,補全平臺產品譜系。新興制造商憑借小型GEO入局,美國阿斯特拉尼斯公司(Astranis)推出了“微型GEO”衛星平臺,瑞士十二次方公司推出了蜂鳥衛星平臺,并已獲得市場認可。相關衛星平臺大多具備全電推、高/全靈活的技術特征。2023年以來的10顆GEO商業通信衛星訂單中,有6顆由新興制造商承擔,其中3顆由Astranis制造。小型GEO衛星成為市場需求最為旺盛的方向之一,運營商選擇大型GEO衛星承載高性能載荷,降低服務單價,選擇小型GEO為需求“填隙”,發揮低成本、靈活、機動的優勢,確保服務的連續性、靈活性。

手機直連衛星概念由理論走向現實,多家科技公司進入競爭行列。隨著3GPP組織將非地面網絡納入5G標準,“手機直連衛星”的概念越炒越熱,并產生突破性進展,逐步由理論走向現實,歐洲咨詢公司預測潛在市場達到1000億美元。國外市場方面,AST空間移動公司成功試驗利用衛星對未經修改的手機通過衛星實現5G連接;領克全球公司獲得“手機直連衛星”服務運營許可;SpaceX公司將通過“星鏈”二代衛星為美國電信運營商T-Mobile的用戶提供手機連接服務;蘋果公司iPhone14手機已具備基于全球星衛星通信服務的“緊急求救”功能。手機直連業務為衛星通信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但后續還需要解決服務價格、服務能力、手機兼容性、總容量限制等挑戰。

衛星運營商面向市場發展新業態

高中低軌融合趨勢得到全球廣泛共識,衛星通信行業推進重大整合。近期,通信行業多個熱點事件引發關注,一是美國著名高軌運營商衛訊公司收購國際移動衛星公司,有關計劃已通過英國政府審批;二是歐洲通信衛星公司注資一網公司,共同開展高低衛星混合網絡建設,雙方還簽訂了容量分銷協議,在全球范圍內為軍民用戶提供移動通信、企業通信、回程傳輸等服務;三是國際通信衛星公司(Intelsat)利用部分C頻段騰退補償款,規劃建設由18顆MEO衛星組成的通信衛星星座,面向制造商征集方案;四是Intelsat公司與SpaceX公司合作,采購“星鏈”終端和容量服務,并整合自身容量,面向政府用戶提供多軌道管理式服務;五是歐洲衛星公司和SpaceX公司合作,整合中低軌衛星能力,推出面向郵輪的綜合通信服務。在低軌衛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傳統衛星制造商和運營商發展空間受到擠壓,開始探索新的發展模式,高中低軌衛星“強強聯合”融合發展方案將逐步成型。

衛星遙感運營商推動“服務平臺+云”垂直整合。微軟公司持續擴大航天領域云計算業務,推動天藍太空平臺與美國環境系統研究所、欣希泰克公司(Synthetaic)、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等多家航天機構的業務整合。美國環境系統研究所將自身的ArcGIS地理制圖平臺與天藍太空平臺集成,使大量后處理自動化,加快數百萬客戶對遙感數據的訪問速度。初創公司Synthetaic將其地理空間數據分析業務與天藍太空平臺云計算資源整合,以人工智能技術快速、靈活地處理圖像和視頻。天藍太空平臺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蘭利研究中心、戈達德航天飛行中心,以及康斯貝格衛星服務公司等合作,推動地球科學數據產品的快速采集、處理和分發,處理后的數據可在25分鐘內送達客戶。

結語

總體而言,全球衛星業已經進入變革發展時期,用戶需求和習慣已發生改變,促使運營商不斷探索新服務,提供更低成本、更快響應、更大容量、更多信息、更易使用的服務。壓力傳導至制造商,推動產品型譜不斷迭代,低軌星座、小型GEO、高通量衛星等需求不斷增多。產業鏈各環節都在積極調整以適應航天領域新變化。

1、全球首次運營商NR NTN現網試驗完成

據中國電信研究院公眾號,近日,中國電信研究院與中國電信上海應急通信局、中國電信衛星公司協同,聯合北京捷蜂創智科技與北京郵電大學,基于同步軌道衛星,完成全球首次運營商NR NTN(非地面網絡)終端直連衛星現網環境測試驗證。

NTN(non-terrestrial network,非地面網絡)作為地面蜂窩通信技術的補充,是手機直連衛星的技術路徑之一。NR-NTN則是NTN技術的分支,該技術可為大眾手機及行業終端用戶提供手機衛星寬帶業務。NR-NTN作為手機直連寬帶衛星技術標準,是未來空天地融合演進方向。

中國電信研究院表示,本次測試遵循3GPP R17版本國際標準,重點驗證同步軌道衛星空間環境下,多終端并發直連衛星場景NR NTN的網絡接入能力、數據及語音服務能力,為我國布局高速泛在、天地一體、云網融合的綜合信息網絡提供了基礎性的實測與論證依據。

試驗開展了端到端的業務能力驗證,成功打通Voice over NR NTN語音通話,語音質量清晰穩定。并成功驗證了VoWIFI over NR NTN的混合組網能力,以及多終端并發條件下的網絡接入能力。

試驗表明,基于同步軌道衛星的NR NTN網絡具備提供寬帶數據及語音業務的網絡能力,可作為國家應急通信服務體系、綜合信息服務體系中重要的便攜式解決方案。試驗同時為后續進一步深入開展天地一體組網能力驗證、面向6G的天地一體系統設計及標準制訂奠定了基礎。

衛星通信技術頻獲進展

除了中國電信以外,中國移動的NR-NTN技術試驗此前也披露了相關積極進展。今年9月,中國移動表示,攜手中興通訊、是德科技共同完成國內首次運營商NR-NTN低軌衛星實驗室模擬驗證。

另外,在今年5月,中國移動還率先完成了國內首次5G IoT NTN(NTN另一分支)手機直連衛星實驗室驗證。據了解,IoT-NTN能夠支持雙向語音對講、短信等窄帶業務能力。轉眼至終端手機層面,隨著衛星通信技術的持續突破,多家手機品牌廠選擇在新機上搭載衛星通信功能:華為Mate60 Pro是全球首款支持衛星通話的大眾智能手機;iPhone 14全系列手機搭載衛星通信功能;三星電子在年初宣布,已掌握標準化5G非地面網絡(NTN)技術。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衛星通信市場規模在800億元人民幣左右。業內專家介紹,在有了手機這類消費級衛星通信產品的規模效應帶動后,產業鏈各環節的成本也將不斷降低。

六、金融資本市場

1、華仁藥業曲江金控轉投至陜藥集團

26日上午7時,華仁藥業(300110)發布《關于籌劃實際控制人變更事項的提示性公告》,間接股東曲江金控擬籌劃將其所持公司控股股東西安曲江天授大健康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的財產份額轉讓給陜西醫藥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陜藥集團)。事項若完成之后,公司實控人或將變成陜西國資,意味著陜西國資將正式擁有一家省屬醫藥上市公司龍頭。

華仁藥業簡介

山東華仁世紀集團于1998年成立華仁藥業,2010年實現創業板上市,主要從事非PVC軟袋大輸液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在2010年正式上市至2019年5月這一階段,公司先后歷經了“易主”(2016年實控人由公司創始人梁福東變更為“直銷大王”周希儉)、“收購流產”(2018年籌劃收購國內知名護膚品牌韓后最后失敗)等一系列重大事項,坎坷歷程最終在財務上的體現是,自2015年之后公司歸母凈利潤出現了“結構性”下降,巨大落差背后,是接下來連續5年無法企及上市起點時的窘境。

圖片.png

圖:華仁藥業2010-2019年歸母凈利潤

華仁藥業2020-2022年的總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兩項指標均實現連續增長。前者從13.17億元增長至16.19億元,后者從0.95億元增長至1.81億元,三年翻倍。

圖片.png

華仁藥業2020年增加研發投入,全年共開展包括藥品、醫療器械、食品和化妝品等在內共46個研發項目,產品研發端取得新突破。背后深層次的數據是,研發支出從2020年的5521.71萬元提高至2022年的6301.01萬元,同期,研發支出占比總營收從3.42%上升至3.89%,研發人員占比從12.44%提高至14.44%。

在曲江金控“手中”華仁藥業系列收購實現了產品的大面積優化與升級,如廣西裕源藥業(承諾利潤3300萬元)補齊了大輸液品種和品規,如安徽恒星制藥(承諾3年累計利潤2.4億元)支撐了向呼吸系統、精麻藥物領域拓展。使上市公司產品線由原來極其單一的“非PVC軟袋”擴容至擴增為“非PVC軟袋”、“直立式軟袋”,“腹膜透析液”和呼吸系統用藥“多索茶堿注射液”等。

陜藥集團四大板塊介紹

一是“醫藥工業板塊”,包括與美國強生、泰國正大、中國醫藥集團等國際企業和央企合作建成西安楊森(陜藥集團持股21%,實控人為強生(中國)投資公司)、西安正大、國控陜西等,涉及化學藥、生物制藥、中醫藥藥品全領域?!皢岫∵薄斑_克寧”等糖豆們耳熟能詳的產品就出自其手。

二是“醫藥包裝板塊”,核心主體是環球印務(002799),2022年營收29.67億元,歸母凈利潤0.9億元,主業是醫藥紙盒包裝產品等設計生產和銷售,該板塊與真正的“醫藥主業”還有一定距離。環球印務作為陜藥集團唯一一家上市公司(權屬企業17家),在“2022中國印刷包裝企業100強排行榜”中已進入前15名。

三是“藥物流通板塊”:名下派昂醫藥所承建的西北現代醫藥物流中心一二期均已投運,意在打造西北最大醫藥物流中心,旗下陜西醫藥電子商務平臺目前已擁有3400多家供應商,銷售網絡覆蓋26個省、市、自治區。截至2021年11月,公司實現營收81.09億元。

四是“健康板塊”:陜藥集團受讓新上海新太永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13.6%股權,正在推進康養項目、空港醫院等項目。在加快“做優生物醫藥板塊,做深中醫藥板塊,做精醫療器械板塊,做大醫藥流通板塊,做強醫藥包裝板塊,做實大健康板塊”之下,陜藥集團各板塊發展均持續推進。

“十四五”的目標是實現資產規模和年營業收入均突破500億元、年利稅總額突破50億元、上市和擬上市企業達到5戶。截止2022年底,陜藥集團資產總額231.81億元,營收269.12億元,利潤總額8.03億元。

可以預見,此次事項順利完成之后,倘若控股權發生變化,對陜藥集團而言有諸多利好。例如在業務端產生密切協同,包括華仁藥業大容量制劑、醫療器械等產品為主線對應的“做精醫療器械板塊”,基礎輸液、大健康產品為兩翼對應的“做實大健康板塊”等;再如助推集團“十四五”規劃進一步兌現,無論是“完成生物制藥、中藥類權屬企業核心業務資產重組上市”,提升資產證券化率,還是“上市和擬上市企業達到5戶”,亦或者資產規模突破500億元等,都大有裨益。

2、北交所啟動新一輪改革—“深改19條”

宣布設立兩周年之際,北京證券交易所(下稱“北交所”)迎來了新一輪改革。高質量建設北交所重磅政策發布,明確未來發展路線圖。2023年9月1日,證監會發布《關于高質量建設北京證券交易所的意見》(下稱《意見》),涉及19條內容,包括北交所投資者適當性、上市條件執行標準、轉板、發行底價、做市交易、融資融券等多方面舉措。上述舉措亦被市場稱為“深改19條”?!氨苯凰竭\行以來,創新型中小企業快速集聚,市場功能穩步發揮?!弊C監會稱,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是北交所規模發展攻堅期、功能完善關鍵期、層層互動深化期、生態培育鞏固期。

北交所于2021年11月15日開市運行,近兩年時間里規模不斷壯大。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9月底,北交所上市公司共計222家,是開市時的近3倍。上述公司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占比超四成,高新技術企業占比超九成。目前,北交所合格投資者已達557萬戶。

高質量建設北交所的改革舉措陸續落地。10月8日晚,北交所官網發布修訂后的《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續監管指引第7號—轉板》(下稱《轉板指引》),涉及引導上市公司穩妥啟動(轉板)、進一步理順轉板程序安排等。

在北交所持續深化改革中,推進轉板一直是市場呼聲較高的改革舉措之一。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打通資本市場體系的聯結機制,對于提高北交所市場流動性、活躍市場交易,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深改19條”落地

穩妥有序推進北交所上市公司轉板,擴大做市商隊伍、豐富做市商庫存股來源,引導公募基金擴大北交所投資……北交所的新一輪改革囊括多方面重點內容。9月1日晚間,證監會發布《意見》,涉及加快高質量上市公司供給、穩步推進市場改革創新等四方面工作舉措,共計19條內容,被稱為“深改19條”。

圍繞《意見》貫徹落實,當天,北交所、全國股轉公司發布首批八項改革創新舉措。其中,北交所發布投資者適當性、上市條件執行標準、轉板、發行底價、做市交易、融資融券等七方面舉措,全國股轉公司進一步優化新三板分層標準。多個此前市場高度關注的改革方向,此次均有涉及。

本輪改革重點內容包括:穩妥有序推進北交所上市公司轉板,擴大做市商隊伍、豐富做市商庫存股來源,引導公募基金擴大北交所投資,研究論證結構性優化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要求等。

“深改19條”出爐一個月后,北交所改革持續推進,《轉板指引》落地?!掇D板指引》主要修訂內容涉及四方面:

一是引導上市公司穩妥啟動(轉板)。有轉板意愿的上市公司,應當從實現長遠健康發展、切實回報投資者出發,審慎評估自身是否符合轉板條件,并選聘具有良好執業質量的保薦機構,穩妥啟動、推進轉板工作。

二是壓實中介機構“看門人”職責。要求保薦機構勤勉盡責,充分了解公司情況,在此基礎上與公司簽訂保薦協議后及時報備,幫助企業扎實做好轉板各項準備工作,實現轉板穩啟動、穩推進。

三是進一步理順轉板程序安排。保薦機構提交報備文件后,北交所將依規進行完備性核對,開展股票交易核查,并與滬深交易所就涉及的重要監管事項進行溝通協調。相關工作完成后,公司可以召開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轉板事宜。這一程序安排夯實了啟動轉板程序前的準備基礎,有利于保障公司更加順暢高效推進轉板工作。

四是強化“關鍵少數”監管。要求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監高承諾公司推進轉板期間“不減持”,防范相關主體利用“忽悠式”轉板牟利、損害投資者權益。同時,加強異常交易監管,從嚴打擊利用轉板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違法違規行為。

《轉板指引》出爐,上市公司轉板需要履行哪些程序?據北交所介紹,上市公司轉板程序包括四個階段:

一是準備和溝通。北交所上市公司有轉板意愿的,應當先選聘轉板保薦機構,接受保薦機構盡職調查,并與保薦機構簽訂保薦協議等。

二是開會和披露。上市公司可以按要求履行決策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具體包括召開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轉板事項,并需要按照規定披露相關公告。

三是申請和審核。上市公司和保薦機構準備好申請材料后,可以向滬深交易所提交轉板申請,公司股票在申請的次一日開始停牌。滬深交易所開展審核工作。

四是退市和轉板。經滬深交易所審核同意的,上市公司向北交所申請辦理股票退市手續,并按照中國結算的要求辦理股票跨市場轉登記手續等。

北交所稱,北交所會同滬深交易所完善了轉板監管協作機制,及時妥善解決轉板過程中市場各方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相關協作安排聚焦市場需求,將進一步順暢轉板機制,實現服務前移,推動提升轉板工作質量。


編輯:馮征昊(半導體芯片、激光器、新能源)     校對:王延韜    審核:侯曉鵬    

閆晨曦(復合材料、衛星通信、金融資本)         

 

(以上資訊主要來源于:OFweek、 OFweek激光、 OFweek太陽能光伏、 今日半導體、半導體行業觀察、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人、樂晴智庫、未來智庫、索比光伏網、集邦新能源網、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高工鋰電、西安金融棒棒糖、復材網 、大國之材、新材料在線、衛星界、國際電子商情、中國國際復合材料展覽會、玻纖復材、衛星與網絡、全球一點通、硅谷網、清科研究、中國衛通、衛星與應用、中科創星、碳纖維生產技術、中國衛通、碳纖維研習社、實戰財經 、金融深度、華商韜略、戰略前沿技術、 投融界、 投資界、 中國汽車報、證券時報網、36氪、東方財富、中國證券報、新經濟100人、投后管理研究院、新興產業投資聯盟、股權投資論壇、Wind資訊、搏實資本、中歐資本、國企混改研究院、機遇西安、米度資本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全椒县| 韶山市| 南城县| 保定市| 郎溪县| 洞头县| 卢龙县| 信阳市| 东城区| 方山县| 开封市| 台南县| 连城县| 磐安县| 绥宁县| 阿图什市| 淮北市| 阳新县| 固镇县| 肃北| 平陆县| 天峻县| 林州市| 长宁区| 青海省| 崇阳县| 阿鲁科尔沁旗| 姜堰市| 页游| 金乡县| 葫芦岛市| 泾川县| 五莲县| 文山县| 普洱| 中阳县| 苏尼特左旗| 西乡县| 呼和浩特市| 马山县| 平乐县|